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指個人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個人在以特定活動、事物以及人的特性為對象時,反映在積極的、選擇的愛好傾向上的情緒緊張態(tài)度。個人對感興趣的東西不知不覺地神往,表現(xiàn)出注意的傾向。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動力,是學習知識的向導,教學活動能否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情境上、設計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前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提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梢姡囵B(yǎng)學生的興趣很有必要。但是要培養(yǎng)興趣并不容易,它沒有音樂學科那種優(yōu)美婉轉的旋律,也沒有美術學科那樣艷麗多彩的畫面,更沒有文學作品中那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極易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削弱乃至喪失學習興趣。那么如何培養(yǎng)興趣呢?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誘發(fā)求知欲
在現(xiàn)代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和規(guī)范。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因此,我決定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堂提問是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在講《西門豹》這篇課文時,當同學們明白了造成鄴天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后,我做了一個假設,假如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
該官員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會怎么說,怎么做?當我把這一問題提出時,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各抒己見,爭先恐后發(fā)言,學習熱情很高漲。
二、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游戲吸引學生
在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學中的一個笑話、一句生動的話、一個有趣的事例都給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奮發(fā)進取的信心。比如,在講《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問同學們:“想不想看動畫片?”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想!”我讓他們閉上眼睛,我開始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學生在大腦中展現(xiàn)一張紙圖片的同時,興趣一下子就調動了起來。
三、親近學生,適時鼓勵,使學生在陸續(xù)成功中培養(yǎng)興趣
既然存在學生間成績差距大的問題,那么在課堂教學中要如何兼顧也成為了我的教學難題。我在實踐中首先想到的是親近學生,我相信學生只有喜歡了老師,才會喜歡他所教的這門學科。因此我先要讓學生在心理上認同我,通過加強備課讓學生信服于我扎實的基本功,這里我不錯過每一次的表現(xiàn)機會。比如學習課文時,我經(jīng)常讓學生讀課文后互相出題我們比賽,或者通過當場答疑震懾住學生。然后,課后再找學生繼續(xù)探討問題,借機傳授一些學習技巧,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博學進而愿意接近老師。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我首先想到了我的課代表,我從學生中選出有威信、語文成績突出的當課代表,我先“俘虜”他們進而去親近其他同學。此時,我才開始著手解決班級中所謂的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幫助每位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通過幫助他們設立相應的目標,提出相應的希望,讓他們從教師的期待、
信任和關懷中得到鼓勵和勇氣,相信自己能夠學好語文,進而誘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師生平等相待、互相協(xié)作、共同探索未知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對于優(yōu)生,我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提出和發(fā)現(xiàn)問題,并放手讓他們獨立處理一些難度較大題目,讓他們從中經(jīng)受鍛煉,體驗成功的歡樂,增進學習興趣。對于中差生,我特別注重他們上課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和建議,讓他們拋卻心理負擔,讓他們從處理簡單的問題中增強自信,從陸續(xù)出現(xiàn)的成功中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是多樣的,除了上述幾點外,我想方設法組織語文知識競賽、舉辦專題講座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將關注語文教學中的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篇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于漪老師曾經(jīng)說過“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欲激發(fā)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痹谡n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深知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循循善誘。創(chuàng)設師生心理相容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長,也是最可親近,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 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贝_實這樣,一個好的語文教師,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抹快樂的微笑、一種儒雅的風度都能夠深深地吸引已經(jīng)有自己審美觀念的中學生,潛移默化中會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一種崇拜感,既崇拜就會努力去學、去模仿,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便產(chǎn)生了。這也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應。只有時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養(yǎng)才能使一個語文教師具有一種人格魅力。
二、文本激趣,借助豐富的形式,激發(fā)興趣:
學生有強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游戲、競賽、表演等實踐活動寓教于樂,使每位同學都能參與,那學生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結果。學生不但學到知識,而且感受到了參與的快樂。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多樣,有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韻律感較強的詩歌,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通過畫、唱、演等形式來展現(xiàn)課文內容,可以化抽象為形象,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激發(fā)內心情感,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如《荷塘月色》一課,在指導朗讀寫景段時,讓學生演一演荷花,教師配樂,再讓學生來讀讀小詩,“荷花像剛出浴的美人”輕柔、舒緩的語調將詩意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和作者對話,學生就會樂學、好學。
三、創(chuàng)設濃郁的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利用學生的從眾心理,可幫助學生盡快駛上讀書的快車道。一是創(chuàng)設讀書的大環(huán)境:首先,在校園中拉起豎幅:愛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在櫥窗中出 “新書推薦”板報。其次,布置漂亮的新書展覽于圖書室,并組織學生前去參觀,學生被那色彩繽紛的封面和插圖,妙趣橫生的內容所深深吸引。另外,在教室中,設立圖書角,掛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報刊書籍,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文化氛圍。 二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yè),為學生課外大量閱讀提供充足的時間。適當?shù)臅r候,可以開設閱讀指導課,著眼最基本的方法、技能的傳授,幫助學生選擇讀物,指點學生科學利用休閑時光讀書等。三開展有關活動,如舉辦書籍交流會,讓學生拿出自己心愛的書籍,推薦給對方,同時也從對方的書中找到自己喜愛閱讀的書籍,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四、讓學生置身其境,去“演繹”文本。
教材上不乏情節(jié)生動、形象鮮明的段落句子(物別是記敘文)。以前上課對于這些段落句子總是一讀了事,然后再引導同學們運用“想象”去體會一下課文語言的精彩。美其名曰
“想象”,其實,僅靠想象是難于體會其妙處的,充其量只能算是隔靴抓癢,并且這樣也給一些思想懶漢以可乘之機,長此以往就會使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消失殆盡。現(xiàn)在對于這些段落、句子的處理方式是采用“演”的方式,讓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情節(jié)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現(xiàn)課文的情境。例如我在上《鴻門宴》的時候,對于文中鴻門宴中樊噲闖帳一節(jié),我叫同學們去表演一下這幅場景的內容。同學們在臺下即刻行動起來。大部分同學能夠很好地再現(xiàn)場景的內容,并且有些同學還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加進樊噲的表情,不時地引發(fā)同學們的哄堂大笑,同學們的表演非常幽默,不用教師多講,同學們表演過程中就充分體會到了樊噲的形象。同學們再現(xiàn)了課文的情境,成為文中的角色,實現(xiàn)了人本對話,大大增強了語感能力。同時通過表演,滿足了同學們的成就動機,使他們覺得語文知識可以在表演中去體會,去感悟。
五、讓學生去“爭”,在“爭”中體會樂趣。
這里的“爭”是爭論的意思。蘇東坡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西方俗語有云“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欣賞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大多如此,你站的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當然也就大相徑庭。在上《裝在套子里的人》這一課的時候,我先叫同學們針對課文的這一題目想象一下,假如是你來寫,你們會寫些什么內容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內容各異,就是沒有一種和作者想的是一樣的。然后,開始學習課文。學完課文后,我再問學生:“課前你們所說的內容和課文內容完全不一樣,是不是作者跑題了?你有沒有更好的題目?”同學們一下子來了興趣,各抒己見,這些都是同學們積極思考的思想結晶,對于他們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行為,如果又能得到老師的及時肯定,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生發(fā)出來。
六、運用生動的簡筆畫,激發(fā)學習興趣。
簡筆畫是教師在課堂上常用的一種形象化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實際運用簡筆畫,可以使抽象的單調的教學內容形象化、生動化。教師有一手漂亮的簡筆畫不僅可以提高在學生心目中地位,讓學生覺得你很有本事,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我在教《荷塘月色》這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畫了荷花,讓學生看,學生一看這美麗的圖畫,就興奮起來,興趣立刻激發(fā)起來,不少同學高興地說:“這幅真美,真漂亮”。我看看學生的興趣很高,趕緊就說我們今天來學習 《荷塘月色》 ,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
七、從作業(yè)入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為了有效地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激發(fā)學生復習鞏固語文知識的興趣,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應尊重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而不是籠統(tǒng)的“一刀切”,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要從布置作業(yè)的方式、形式入手,讓學生愛寫作業(yè),比如我們學了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就可以讓學生搜集材料寫關于淡然處世的話題作文,學生有了積累素材的意識。把搜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可以以做課件、寫論文、辦手抄報等形式來完成作業(yè),學生有了選擇的余地,可以發(fā)揮他們的長處,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寫作等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得當,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充實生活的動力,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去求索,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等,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11-23
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1-23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