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2017年 11月13日至14日,一行46人,在局領導帶領下前往石阡湯山中學和文博中學進行考察交流學習,兩天的交流學習,我感觸很深,使我對教育本質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獲得了新的啟迪。
考察團成員與這些學校的校長、教師、學生進行了交流,詳細了解他們?nèi)〉抿溔说脑、學校內(nèi)部管理,特別是學校常規(guī)管理方面的經(jīng)驗和做法。為我縣學校與石阡縣學校直接交流和對話提供機會。搭建了更好學習的平臺,思想深刻,見解獨特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制度;豐富多彩,氛圍濃厚的校園文化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習期間,所有參加考察學習人員都認真聽取匯報、學習、勤于思考,交流,在與兄弟學校的思想碰撞中,學習了新的辦學理念,提升了對教育本質的認識和對常規(guī)管理內(nèi)涵的理解,同時,在共同的學習生活中,進一步加深了認識和了解,為今后縣際交流與合作打了良好的基礎。
一、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一)有特色的學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學校,但成功的學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學校。
這次我抱著“踏踏實實學習”的思想深入實地的查看了石阡湯山中學,他們高-瞻遠矚的發(fā)展戰(zhàn)略,各具特色的發(fā)展思路,嚴謹務實的發(fā)展步伐,令我們嘆為觀止,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湯山通過堅持“特色辦學”,加強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成功打造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教育名牌。極力營造“書香校園”的和諧氛圍,湯山中學無疑是成功的學校,而且也在成功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二)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教育傳統(tǒng),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園”。 這次對湯山中學的考察,首先印入我腦海中的是學校的食堂文化,其次就是他們的學習文化,還有他們的花園讓我有所感觸,學生能夠通過這學校花園在學習之余可以享受一下這校園之美。總之這些都讓我都感受到一種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充滿人文化精神和科學色彩的校園文化,為培育高素質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當?shù)匦@建設特有的風采,學校文化和教育傳統(tǒng)是一所學校多年的積淀,是從學校內(nèi)部不斷培植的,需要一點一滴的經(jīng)營和積累。學校應打造為人才成長的搖籃,出名師,育名生,辦名校。
二、啟迪了思維,堅定了信心
觀念更新、角色轉變,從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識到,在今天這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想真正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發(fā)展,做為教師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轉換:
1、必須由被動型向主動型發(fā)展。
2、必須由平和型向競爭型發(fā)展。
3、必須由按部就班的教育教學型向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
新時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教育行為對傳統(tǒng)教育的依賴性,因此迫切要求我們新一代教師應該增強科研意識,自覺充當科研型教師的角色。
三、學以致用,路在腳下
聽了湯山中學兩位化學老師的課,讓我展開了新的眼見,他的那種不平凡的教學,完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雖然時時談時時講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但今天才算是我從教以來第一次見到,盡管大學實習時就涉及這種教學方式,但畢
業(yè)出來過后一直沒有用到過,不知道如何去使用,真是好剛沒有用到刀刃上,至今都還覺得遺憾,何時才能夠實現(xiàn)這種高效的教學方法。路還很長,值得我們年輕教師慢慢的去探究。慢慢的.去探索。
石阡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2012年3月10日至11日,XX鎮(zhèn)婦聯(lián)組織政府女干部30余人赴XX進行學習考察,短暫的2天,我們先后聽取了XX市婦聯(lián)婦女工作介紹,對XX市婦聯(lián)立足服務婦女、服務基層,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婦女群眾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婦女群眾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把婦女群眾工作貫穿到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貫穿到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幫扶困難婦女、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通過這次的學習考察,使我深受了教育,學到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使我感到了差距,增強了做好本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現(xiàn)將我的學習考察體會匯報如下:
一、XX市婦聯(lián)工作的具體做法:
1、從幫扶關愛入手做實群眾工作
(1)幫扶低收入農(nóng)村婦女就業(yè)增收。著力構建結對幫扶機制、基地培育機制、引導培訓機制、政策扶持機制、考評激勵機制,形成幫扶農(nóng)村低收入家庭婦女(困難婦女)就業(yè)增收的長效機制,推動來料加工的迅速發(fā)展,促進了農(nóng)村低收入家庭婦女、困難婦女增收致富。全市已建有來料加工企業(yè)(站點)3501個,從業(yè)婦女215712人,實現(xiàn)來料加工費收入8.2億元,其中6232名低收入農(nóng)戶通過從事來料加工增收2405萬元,人均增收3860元。
《石阡考察學習心得體會》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