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中的大數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大數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中的大數說課稿1
一、 教學內容。
我要講的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的第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大數這一單元是在學生原來對百以內數認識的基礎上,把認數的范圍從百以內擴展到萬以內,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數的認識。教材首先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大數,然后利用正方體這一直觀模型的實際操作并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了“千”、“萬”等數的具體含義。通過在計數器上撥一撥等活動,學習讀寫萬以內的數。通過數學游戲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我所要講的第一課時是學習萬以內數的基礎,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和萬,同時體會大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從( )新課標所要求的三個方面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數學活動中對大數有具體感受,發(fā)展數感 。
3、通過“數一數”活動,認識新的記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認識新的記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了解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和萬以內數位順序表。
四、教法和學法。
大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因此,在設計本節(jié)課的過程中我竭力突出實物感知、動腦數數、合作交流等活動,力求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和感知新知的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促進數學思想的發(fā)展。
五、教學過程。
1、引入大數。
為了使學生體會到大數與生活的密切的聯(lián)系,我設計了“你們班有多少學生?你們學校有多少學生?你們全鄉(xiāng)有多少學生?”這樣與學生離得很近的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導入,因為我們經常會遇到和用到一些大數,所以這節(jié)課我們就有必要一起來認識生活中的大數。
2、初步感知大數,找大數。
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四幅圖,主要說明生活中有大數,同時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我讓學生自己去看圖,自己去觀察,自己去讀那些有大數的文字,在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數比過去學過的數大,并且在生活中存在許多象這樣的大數,再次使學生體會到大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鼓勵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接著讓學生回憶自己見過和聽過的大數,并布置回家后再去找大數,使知識又回歸生活。
3、認識新的計數單位。
教材通過數大正方體里有多少個小正方體這個內容的設計,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計數單位,體現(xiàn)了數形結合。我在設計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合作探究數的方法,在共同研究數法的過程中逐一體會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這一過程,不僅使學生對一千有了初步直觀的感受,同時還便于讓學生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有助于探索三位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4、鞏固練習。依據本節(jié)課的知識特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意出些問題進行及時的鞏固和擴展,因此,我在鞏固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沒有設計更多的內容,只讓學生完成書后練習,以加深學生對萬以內數的具體感受。
5、全課總結。在教學快結束時我只設計了一個問題: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讓學生對自己學過的內容有一個總體的回顧,同時再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點。
六、板書設計。生活中的大數
板書設計的要求一直都是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我在設計的時候也注重了按要求來做。
生活中的大數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ㄒ唬┱n程標準的總體要求。
《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讓學生“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建立數感。不僅讓學生學習數學事實,還要了解數的實際意義,用數學關系表達和交流信息,用數學的觀點解釋現(xiàn)實的問題。能夠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大數目并能進行估算,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ǘ┙滩牡牡匚患白饔
本課屬于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的內容,題目是《數一數》,屬于數與代數領域。
本課教材把認數的范圍從百以內擴展到萬以內,進一步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教材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體會到
生活中有大數,實際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直觀感受
“千、萬”的具體含義,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等,從而為將來學習讀大數、寫大數以及學習多位數的運算奠定基礎。
。ㄈ┙虒W目標及其選擇依據
根據學段目標中提出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達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重視口算,加強估算等要求,我設計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通過數小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記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
2、能力目標:通過“估一估、數一數”的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fā)展數感。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自己搜集資料,接受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ㄋ模┙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生活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通過數小正方體的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千、萬的具體含義,認識并熟記“千、萬”之間的.單位關系。正確讀出較大的數。
二、學生分析
(一)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
生活中的大數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如:上學的路上,路邊每棵樹上的樹葉大約有多少;每天上間操的時候學生能感受到全校的人數有多少;讀一篇課文一共有多少字數等等。學生對大數有了生活基礎,有了大數的概念,所以本課的內容對于學生并不陌生。但學生對“千、萬“的含義還沒有具體的感受,教學時教師必須加以引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學生對百以內數有的生活基礎的基礎上,來學習本課的知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
。ǘ┙虒W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本課以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為主,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積極探索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合作、交流、創(chuàng)作的活動中學習,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以及表現(xiàn)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三、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ㄒ唬┙虒W方式
對于兒童來說,數感是學生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逐步建立的,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鞏固應用——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進行本課的教學。
。ǘ⿲W習方式
在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從實際中體會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感知大數、認識大數,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主要的學習方式有:自主式學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參與課程的全過程,在研究和探索中,對問題有深層次的思考和研究。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ㄈ┰u價方式
本課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倡導的發(fā)展性評價,發(fā)揮性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尊重學生的差異,以學生為本,不僅評價知識與技能,重要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評價,主要采用了激勵式評價、尊重式評價、學生自評等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ㄋ模┙虒W方法的靈活性及實用性。
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要針對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采取個別輔導、啟發(fā)、引導、講解等方法來調控課堂教學,達到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使用性。
。ㄎ澹┙虒W手段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查好的有關生活中大數的資料。
四、教學程序。
。ㄒ唬﹦(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1、教師出示學生常見的關于生活中大數的圖片,依次是東方明珠電視塔高四百六十八米;我國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鳥類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種;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三千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引出本課的課題:生活中的大數(板書)讓學生感知生活中有大數,接著讓學生與同桌說一說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大數。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能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整體感知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良好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2、珠穆朗瑪峰的圖片,
師:老師還收藏了關于珠穆朗瑪峰的一張郵票呢,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了。介紹郵票的封面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我國的珠穆朗瑪峰,高度八千八百四十八米,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學習大數的必要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ǘ┳灾魈剿鳎献鹘涣。
本部分知識也是本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之處。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通過數小正方體,直觀感受、實際探索“千、萬”的具體含義。認識新記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課件出示由一千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讓學生先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個小正方體,直觀感受一千有多大,然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班匯報的方式,具體的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個小正方體。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讓學生說出數法,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匯報的方式,使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發(fā)散學生思維,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現(xiàn)組我的時間和空間,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學生的數法可能有很多,例如:一個一個數的;一層一層數的等等,在學生認識一千有多大之后,借著這個契機,課件出示10個由一千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
引導學生認識一萬有多大。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具體的情境來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在認識完千萬之后,讓學生通過一本書有100頁,10本書有多少頁以及我們學校大約有一千名學生,10所這樣的學生大約有多少名學生?這兩個具體的情境來進一步感受一千、一萬的含義,以及讓學生感受學習生活中大數的必要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對“千、萬”的含義有具體感受之后,讓學生認識新的記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千、萬”之間的單位關系。能看記數器讀出較大的數。
(三)鞏固應用。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6道題(課件演示:逐一放映,具體解說),讓學生通過從直觀形象上去具體感知“個、十、百、千、萬”的幾何模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對萬以內數有具體感受,通過這幾道題依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最后一題(課件演示)這是一道開放性比較大的題,通過在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涂出的小方格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二百三十八個,使學生對萬以內的數有具體感受。教學時讓學生獨立的去涂,學生的涂法可能很多,只要正確就應給予肯定。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在實物展臺上給予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樣目的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去感受大數的含義,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功感。
。ㄋ模┩卣寡由。
1、國情教育——(顯示)中國驕傲的大數
中國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三;人口數量:13億,世界第一;
淡水資源:28000億立方米,世界第四;
2、環(huán)保教育——(顯示)驚人的大數
全球現(xiàn)在有11億人缺水,每年排放的污水達4000多億噸,
造成5萬多億噸水被污染…………
通過了解中國驕傲的大數和驚人的大數的鮮明對比,抓住時機適時對孩子進行國情和環(huán)保的思想教育,把教學自然拓展到課后。
。ㄎ澹w納總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生活中的大數,說說你今天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讓學生對本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六)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10個一百是一千
10個一千是一萬
【生活中的大數說課稿】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大數》教學反思11-06
《生活中的大數》教學反思07-22
生活中的大數教學反思07-12
《生活中的大數》教學反思9篇09-13
《生活中的大數》教學反思(9篇)09-06
宇宙中的地球說課稿11-11
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說課稿08-24
大數的教學反思10-30
經典生活中的語錄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