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教案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84頁例4,練習十七第2、4----7題。
教學目標 :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能熟練地運用比例來解決有關問題。
2、經(jīng)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過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提高學生運用比例來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用發(fā)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的能力,滲透函數(shù)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任務
出示課題
二、正、反比例的意義
1、例4:你是怎樣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的?
正比例
、賰煞N相關聯(lián)的量;
②其中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隨著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減少;
、蹆煞N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①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谄渲幸环N量增加,另一種量反而減少,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反而增加;
③兩種量的積一定。
2、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關系嗎? =k(一定) 成正比例
y =k(一定) 成反比例
三、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谡叫蔚倪呴L和它的面積。
、塾啞渡倌陥蟆窋(shù)量和所需錢數(shù)。
、苄∶鲝募业綄W校,行走的速度和時間。
、輬A的周長和半徑。
、迗A的面積和半徑。
四、用比例解決問題。
1、說一說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步驟。
2、舉例:修一條公路,全長12km,開工3天修了1.5km。照這樣計算,修 完這條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A.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什么?
B.兩種量成什么比例?說明理由,寫出等量關系式
C.設未知數(shù)X,列出比例式
D.解比例并檢驗
五、知識應用
獨立完成練習十七第2、4----7題。
六、課堂總結(jié)
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比和比例(二)
A.認真審題,找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B.判斷兩種量成時難免比例;用比例解決問題的過程、步驟
C.設未知數(shù)X;
D.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數(shù));
E.解比例、檢驗。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先讓學生回憶,重溫小學階段正、反比例的意義及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有關知識并進行系統(tǒng)整理,配合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訓練,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比例來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比和比例》教案】相關文章:
比和比例教案09-27
比和比例的教案06-18
《比例的意義和性質(zhì)》教學教案08-24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數(shù)學教案07-13
數(shù)學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10-16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