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五月 , 俄罗斯特级高清毛片免费 , 激情福利,久久久日本,欧美一三区,欧美黄色大片久久

教案

《連加連減》教研課的教案及反思

時間:2024-12-17 09:19: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連加連減》教研課的教案及反思

  教 學 設 計

《連加連減》教研課的教案及反思

  教材分析:連加連減是在教學10以內(nèi)加、減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進一步熟練加、減法的口算,學習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實際問題,并滲透加減兩步計算的運算順序,為后面學習20以內(nèi)的進位加和退位減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實際情境建立連加、連減的數(shù)學模型,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會進行10以內(nèi)連加連減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的情境中提高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算式競賽,左邊小朋友做上一行,右邊小朋友做下一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 9-7= 6+3= 8-5= 3+2= 8-8=

  7+2= 9+1= 9-3= 4-4= 10-5=

  2. 4+2= 6+1= 7+2= 9+1=

  10-2= 8-3= 5-1= 4-4=

  學生匯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講述:第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正好是第二題開頭的這個數(shù),第三題開頭的數(shù)正好是第二題的結(jié)果…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索1、出示主題圖,先相互說說圖意,再指名說圖意.

  師:秋天,奶奶家的南瓜豐收了,小紅幫奶奶運南瓜,第一次運了4 個,第二次運了2 個,第三次運了1個,小紅一共運了多少個南瓜?怎樣列式?(4+2=6 6+1=7)

  (4+2+1=7)板書

  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怎樣算的?

  板書: 4+2+1=7

  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樣?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小結(jié):一個算式里連續(xù)有兩個以上的加號,就叫它連加。(板書:連加)

  2、情境圖,弟弟也來幫奶奶摘絲瓜,你能看著這幅圖講個故事嗎?討論交流,表述: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 根,第二次又摘下1 根,還剩下幾根?怎樣列式計算?

  討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據(jù)回答板書算式,

  8-3-1=4

  小結(jié):像這樣連續(xù)減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先觀察圖,指名說說圖意,再填寫算式。交流匯報

  2、想想做做2:先指名表述圖意,再填寫算式。

  3、想想做做3:看圖列出算式,相互說說算式的含義,

  9-2-4=3 9只鴨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還剩3只。

  9-2-3=4 河里有9只鴨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還有4只。

  4、想想做做5:看圖獨立列出算式,再指名說說所列算式的意義。

  四、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

  課堂作業(yè):想想做做4

  思考題:

  找規(guī)律填數(shù):1、2、3、5、8、( )

  在□填數(shù)使橫行、豎行上的數(shù)相加的都是10。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這節(jié)課我做了這樣的思考: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在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設恰當?shù)恼n堂情境,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fā)展的陣地。

  本堂課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去摘南瓜的情境,鼓勵學生快速算出幾道口算題,然后,一名學生完整地說圖意,學生們比較感興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使整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也是有效提問的一種手段。

  2、合理設計復習,做到以舊引新

  導入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了十道10以內(nèi)的口算題,然后又追問了兩道有聯(lián)系的文字題“3加2等于幾?再加1呢?”和“8減2等于幾?再減1呢?”學生分步列式后,提問:“誰能把這兩道算式合成一道算式?”這一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會的學生說出答案,引起不會的學生思考,從而產(chǎn)生想學的渴望,真正達到我要學。

  學生列出連加、連減算式后,提問“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引起學生思考,使其在頭腦中對連加、連減算式和原來的一步加減法算式能有一個初步的區(qū)別。學生回答后我稍加總結(jié)“這樣有2個加(減)號的算式就是連加(減)法!笔箤W生的思路更清晰,此時我板書課題,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導入新課。

  課堂上有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是一種“趣問”,有一定難度,卻又能引起學生思考的提問是“巧問”,巧問還可以拓寬學生思路,充分發(fā)掘好學生的潛力,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又可以引起不會的學生思考,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實踐證明,有效的提問,既可以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連加連減》教研課的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連加連減教案(精選7篇)07-07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7-08

《同分母分數(shù)的連加連減》數(shù)學教案08-27

第二單元《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教案07-16

小學數(shù)學《連加連減》的教案設計(精選5篇)10-16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連加連減06-05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連加、連減教案范文09-15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連加連減教案范文08-24

一年級數(shù)學《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