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五月 , 俄罗斯特级高清毛片免费 , 激情福利,久久久日本,欧美一三区,欧美黄色大片久久

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5-03-30 23:28:22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范文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范文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

  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分數的數感培養(yǎng),以及與除法的聯系.

  教學難點: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課件1]

  1,提問:A,7/8是什么數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運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發(fā)現7/8和7÷8之間有聯系嗎

  2,揭示課題.

  述:它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二,探索新知,發(fā)展智能

  1,教學P90 .例2:把1米長的鋼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

  提問:A,試一試,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板書:用除法計算:1÷3=0.333……(米)

  用分數表示:根據分數的意義,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這兩種解法有什么聯系嗎

  (從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段鋼管的長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關系.)

  板書: 1÷3= 1/3

  C,從這個等式中,我們發(fā)現:當1÷3所得的商除不盡時,可以用什么數來

  表示 也就是說整數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誰來表示

  2,教學P90 .例3: 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 [課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數來表示呢

  板書: 3÷4= 3/4

  (2)操作檢驗(分組進行)

 、 把3個同樣大小的圓看作3塊餅,分一分,看每個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塊餅

 、 反饋分法.

  提問:A,請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第一種分法:把3塊餅一塊一塊地分,每個孩子分得每個餅的1/4,共得3個1/4 塊,也就是3/4塊.)

  (第二種分法:把三塊餅疊在一起分,每個孩子分得3塊餅1/4的 ,拼起來相當于一塊餅的3/4 ,也就是3/4 塊.)

  B,比較這兩種分法,哪種簡便些

  ※ 把5塊餅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說一說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結提問:A,觀察上面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板書: 被除數 ÷ 除數 = 除數 / 被除數

  B,你能舉幾個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的例子嗎

  C,能不能用一個含有字母算式來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書: a÷b=b/a (b≠0)

  D,b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書P91 深化.

  反饋:說一說分數和除法之間和什么聯系 又有什么區(qū)別

  板書: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三,鞏固練習 [課件5]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份的數.1÷21表示兩個數( ),還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

  四,全課小結

  當兩個自然數相除不能整除時,它門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因此,我們只能說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故此,分數與除法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

  在整數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數,那么,分數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數 ÷ 除數 = 除數 / 被除數

  a÷b=b/a (b≠0)

  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能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式題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和(或可以轉化成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和),可以直接應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結果;另一種是求兩積之和的算式里有一個乘數相同,可以逆向應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結果。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的式題的特點,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2、讓學生學習應用估算的方法判斷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3、讓學生聯系現實問題主動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規(guī)律的普遍使用性,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運用數學規(guī)律提高計算效率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增加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過程:

  一、講解學生作業(yè)錯得較多的題目

  1、99×37+37=37×(□○□)

  指名說說這題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實就是合起來乘可變成分別乘或是分別乘變成合起來乘。在這個算式中,只有一個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裝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別乘37,應該等于合起來乘37,括號里應該填寫的是“99+1”

  2、把左右兩邊相等的算式用線連起來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讓學生說說哪幾組是肯定能連線的,還有哪幾組有問題?說說為什么不能連線?

  (1)(58+12)×14應該等于分別乘14,但“58×14+12”中的12沒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它只能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連線。

  二、學習例題

  1、出示例題圖

  說說例題的信息和問題,說說相關的數量關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說說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積應該略大于3200。

  還可以怎么算?(用豎式算)

  3、3200元其實是幾件衣服的.價錢?那要算102件,還要怎么辦?

  (加上2件),這2件是多少元呢?總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這個過程完整地用算式表達出來呢?

  板書: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們可以把這類題目進行簡便計算。

  學生完成書上的例題剩下部分。

  4、完成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46×12+54×12

  觀察算式特點,并完成簡便計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較兩題,說說在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時候是合起來乘容易,有的時候是分別乘更容易。要根據具體的題目來選擇。)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在○里填上運算符號(題略)

  學生獨立完成,再校對。

  2、口算下面各題,并說說是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題)

  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體會也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讀第5、6題,觀察數據的特點,說說怎么算才更簡便?

  四、探索思考題

  99×99+199○100×100

  觀察算式,說說它們之間有怎樣的大小關系呢?說說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過程中完成板書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學生自己嘗試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過程

  發(fā)現規(guī)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業(yè)

  p.57第2、4、5、6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2、123頁的內容及第124、125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體會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qū)別,能根據統(tǒng)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在統(tǒng)計中,我們已學習過哪些統(tǒng)計量?(學生回憶)指出:前面,我們已經對平均數、中位數等一些統(tǒng)計量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統(tǒng)計的有關知識。

  二、教學實施

  1、出示教材第122頁的`例1。

  提問: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派代表發(fā)言,進行匯報。

  學生會出現以下幾種結論:

  (1)算出平均數是1.475,認為身高接近1.475m的比較合適。

  (2)算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485,身高接近1.485m比較合適。

  (3)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較合適。

  2、老師指出:上面這組數據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是這組數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3、提問: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有什么聯系與區(qū)別?

  學生比較,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交流。

  老師總結并指出: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可以用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它們描述的角度和范圍有所不同,在具體問題中,究竟采用哪種統(tǒng)計量來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及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來確定。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并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建議。

  5、完成教材第124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2、3題。

  學生獨立計算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集體交流。

  三、思維訓練

  小軍對居民樓中8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進行了抽樣調查,情況如下表。

  (1)計算出8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數量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可以使用計算器)

  (2)根據他們使用塑料袋數量的情況,對樓中居民(共72戶)一個月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作出預測。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tǒng)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

  教學重點:

  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和回答問題并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指導學生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節(jié)約時間,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

  一、情景引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嗎?你還知道哪些與人口有關的數據。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人口的'統(tǒng)計表,(課件出示)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整理和分析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課前預習完成)

  師:在制圖時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師簡要小結:作圖時要注意線條要直,畫完后要標上數據。

  2、自主探究

 、賹W生觀察單式條形圖(課件分別出示城鎮(zhèn)人口統(tǒng)計圖和鄉(xiāng)村人口統(tǒng)計圖)。

 、谠O疑問難:

  統(tǒng)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凵鷩L試自主完成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可根據書上99頁完成)師巡視并輔導個別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說一說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僬故緦W生繪制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生互評后教師點撥:這就是復式條形條形統(tǒng)計圖。(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條形統(tǒng)計圖并板書課題)

  ②討論交流: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與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區(qū)別?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廴鄥R報、交流

 、芴岢鰯祵W問題,并解決問題

 、萋撓祵嶋H激發(fā)情感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人口逐年變化情況。

  三、鞏固應用

  1、出示某超市兩種飲料月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回答

 、購慕y(tǒng)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個月應該怎樣進貨?

  2、出示1997-20xx年我國廢水排放量統(tǒng)計圖,觀察并回答問題。

  工業(yè)廢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廢水排放在逐年?

  從圖中你想到了什么?(滲透環(huán)保意識)

  四、拓展應用

  1、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周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制成統(tǒng)計表。

  2、根據復式統(tǒng)計表制成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3、你發(fā)現了什么信息?

  五、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6107頁練習二十第511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按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運算順序練習。

  1、口答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648+4(2)48+36-66(3)55-75

 。4)(84-36)8(5)48(8-2)(6)59+6

  2、學生小結混合運算

  算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三、計算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5題。

  獨立完成比較異同之處。

  問:為什么題目中的.數字相同,但結果不同?

  指出: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弄清運算順序。

  2、完成練習二十第7、8題。

  3、小結: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時都要按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計算要注意格式。

  四、應用題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9、11題,分別說出解題思路。

  2、小結:解答連續(xù)兩位應用題所求的第一個問題是第二個問題的一個已知條件。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第6、10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17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組合作研究出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奇數= 奇數。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變化過程,在活動重視學生體驗探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小游戲使學生體會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數學規(guī)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通過實踐報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變化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從生活中的擺渡問題,發(fā)現數的奇偶性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運用數的奇偶性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杯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自然數包含有奇數和偶數,一個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這一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數的奇偶性。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示圖(右圖)

  小船最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

  再從北岸駛回南岸,不斷往返。

  1、

  (1)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為什么?

  (2)有人說擺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

  他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2、請任說一個擺渡的次數,學生回答在南岸還是北岸?

  3、請學生畫示意圖和列表并觀察。

  4、想:擺渡的次數與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擺渡奇數次后,船在 岸。

  擺渡偶數次后,船在 岸。

  試一試

  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反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 ,反動19次后杯口朝 。

  1、想一想:翻動的次數與杯口的朝向有什么關系?

  翻動奇數次后,杯口朝 。

  翻動偶數次后,杯口朝 。

  2、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活動二

  圓中的數有什么特點?正方形中的數有什么特點?

  圓中的數都是偶數,正方形中的數都是奇數

  試一試:(投影)

  三、鞏固練習(投影出示習題)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五、作業(yè)

  1、課本第17頁試一試的題目。

  2、優(yōu)化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復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復習要求:

  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能熟練解答百分數三種應用題。

  復習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百分數應用題。

  三、復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1、根據條件與問題的關系,選擇正確的算式。

  學校九月份辦公費開支是1200元。

  (1)十月份辦工費用是九月份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

  (2)是十月份辦公費用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

  (3)九月份比十月份多開支80%,十月份多少元?

  (4)十月份比九月份節(jié)約開支80%元?

  (5)九月份比十月份節(jié)約開支,十月份多少元?

  (6)十月份比九月份多開支80%,十月份多少元?

  (要求學生選擇算式后說明選擇的理由。)

  2、提問:

  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一樣嗎?它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3、小結:

  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一樣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是一樣的,都要用乘法計算。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一個數,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也可以用方程解答。解答時要先判斷誰是單位“1”是量,單位“1”的`量是已知數,還是未知數,再確定解題方法。

  4、練習。

  一本書,第一天看了全書了 ,第二天看了全書的25%。

  (1)兩天共看了如指掌50頁,全書共有多少?

  (2)還剩下140頁未看,全書共有多少?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30頁,全書共多少?

  (5)940未看的比已看的多60頁,全書共多少頁?

  (6)第二天看了90頁,第一天看了多少頁?

  練習后比較這5道題為什么用除法計算?為什么列式又不同?

  四、 作業(yè)

  1、119頁6、7題。

  2、124頁13---15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數學游戲

  同桌兩個同學合作完成。

  教學內容:操場上 p42

  教學要求:

  1、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2、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準備:投影、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圖

  1、根據圖意請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嘗試解決學生比老師多幾人這一問題。先拿出小圓片擺一擺,說一說,再比一比。

  3、學習解決書中其它的.幾個問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4、思考: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鞏固練習

  1、擺一擺,填一填。先根據題目獨立完成,再分小組交流各自的想法。

  2、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3、看圖,說一說都坐下的,還有( )把椅子空著。

  先讓學生思考一會兒,再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實踐活動小調查

  1、組織學生調查各自小組的男女人數。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這些問題。

  四、課外延伸

  回家后,數一數,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5-1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5-11

小學數學教案11-29

小學數學教案08-0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8-1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8-04

小學數學教案07-31

北京小學數學教案08-12

小學數學教案示例04-24

小學數學教案[集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