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五月 , 俄罗斯特级高清毛片免费 , 激情福利,久久久日本,欧美一三区,欧美黄色大片久久

教師資格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

時間:2025-03-29 10:18:11 教師資格 我要投稿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

  2017年下半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統(tǒng)考時間為11月4日。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

  課程理論流派

  一、學科中心課程論

  學科中心課程是以文化遺產和科學為基礎組織起來的各門學科最傳統(tǒng)的課程形態(tài)的總稱,是指分別從各門科學中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階段的內容,組成不同的學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邏輯和系統(tǒng)獨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順序、學習時數(shù)和期限。它源于中國古代的“六,藝”和西方的“七藝”。后來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百科全書式的學科課程,德國的赫爾巴特主張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興趣設置不同的學科課程,英國的社會學家、教育家斯賓塞從“教育是為完美的生活做準備”的觀點出發(fā)提出了實用性的學科課程,美國的課程論講師博比特和查特斯分別用“活動分析法”和“工作分析法”開發(fā)了一系列學科課程,布魯納提出強調學科結構的學科課程。

  學科中心課程論的優(yōu)點是:

  (1)根據(jù)學科組織起來的教材,能夠教人系統(tǒng)地掌握文化遺產;

  (2)有條理地學習合乎邏輯組織起來的教材,能充分發(fā)展人的智力;

  (3)把一定的知識、技術的基本要素有組織地傳授和教導,符合教育任務的要求;

  (4)課程的構成比較簡單,易于評價。

  它的主要缺點是:

  (1)由于教材注重學科的邏輯系統(tǒng)性,學習時往往偏重記憶而忽視理解;

  (2)偏重學科知識結果的傳授,而忽視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過程的教學。這樣,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因學科較多,對學生來說,難以將學習的知識進行綜合與統(tǒng)一;

  (4)教學方法劃一,難以實施區(qū)別化教育。

  二、活動中心課程論

  兒童中心課程是以兒童的主體性活動和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即以選擇和組織學習經驗為基礎,用兒童(學習者)的興趣、需要、問題等組成的課程,其學習形式是通過兒童的活動解決問題。兒童中心課程又稱活動中心課程或經驗課程。這類課程論思想以杜威為代表。

  兒童中心課程論的主要優(yōu)點是:

  (1)從兒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發(fā),學習活動是積極的、活潑的;

  (2)注意將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密切聯(lián)系,將生活、經驗、社會課題和其他豐富的內容吸收到學校課程中來,有利于豐富學校的教學內容;

  (3)注意從活動、經驗中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身心得到發(fā)展。

  它的主要缺點是:

  (1)課程內容局限于兒童的日常生活經驗,輕視前人創(chuàng)造的文化科學,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偏重課程的心理結構,忽視知識的體系和科學的邏輯結構,不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表面上看它旨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但實質上卻限制了學生主體的發(fā)展;

  (3)以兒童為中心,容易輕視教育的社會任務。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主要表現(xiàn)為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一、課程計劃

  1.課程計劃的概念

  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計劃的組成

  課程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及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課程設置就是根據(jù)國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任務、培養(yǎng)目標和修業(yè)年限來確定學校的學科和課程。這是制定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

  二、課程標準

  1.課程標準的概念

  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jù)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學科的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標準的結構

  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課程目標,這是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第三部分是課程內容;第四部分是實施建議。

  三、教材

  1.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jù)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故人們常把教科書與講義簡稱為教材。

  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依據(jù)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tǒng)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jié)。課文是教科書的主體部分。

  2.教材的編寫

  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組織結構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與直線式編寫兩種基本方式。

  強化練習

  1.以綱要的形式編定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被稱為( )。

  A.課程標準

  B.課程計劃

  C.教材

  D.教科書

  【答案】A。解析: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guī)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任務、知識的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

  2.下列不屬于課程計劃的內容的是( )

  A.課程設置

  B.學科順序

  C.課時分配

  D.講授提綱

  【答案】D。解析:課程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及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其中課程設置是首要內容。講授提綱屬于教材。

  3.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jù)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

  A.課程

  B.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課程目標

  【答案】B。解析: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訂的、有關學科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學科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jù),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4.教科書編寫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參考答案】

  教科書編寫應遵循的原則有:

  (1)按照不同學科的特點,體現(xiàn)科學性與思想性。

  (2)強調內容的基礎性,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意貼近社會生活,并適當滲透一些先進的科學思想,為學生今后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3)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教材還要考慮到我國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水平和教育現(xiàn)狀,必須注意到基本教材對大多數(shù)學生和大多數(shù)學校的適用性。

  (4)合理體現(xiàn)各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受教育者學習的心理順序。

  (5)兼顧同一年級各門學科內容之間的關系和同一學科各年級教材之間的銜接。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相關文章: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03-20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05-26

2017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07-10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05-09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03-01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學習動機02-18

2017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精華考點05-06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01-26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基礎和原理考點習題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