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五月 , 俄罗斯特级高清毛片免费 , 激情福利,久久久日本,欧美一三区,欧美黄色大片久久

教學設計

古詩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5-04-22 06:00: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兩首古詩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關于兩首古詩的教學設計

  1、會認廬等9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望廬山瀑布》

  一、情境導入,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yōu)美的導語,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二、吟誦感悟,想像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后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詩人站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物?

  3、伙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著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像──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后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三、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

  爐、銀、煙、流。

  2、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云的區(qū)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學習《絕句》

  一、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望廬山瀑布》。

  2、填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說說詩人杜甫。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生字表的拼音讀準字音,再讀正確、讀通這首詩。

  2、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齊讀,注音糾正讀錯的字音。(如行不讀 xing;泊不讀 pé)

  三、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

  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天上飛的白鷺,山上的積雪,江面上的船)

  老師在學生回答后板書:黃鸝 白鷺 雪 船

  2、看圖思考:

  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結合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

  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根據(jù)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課文,想像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

  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課文。

  四、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 黃鸝──白鷺 翠柳──青天

  窗──門 西嶺──東吳 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讀詞連詩。(老師出示一詩中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點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五、識字、寫字,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要求認識的字鷺含嶺泊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練習組詞語。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吳含窗嶺鳴絕泊柳八個字。

  3、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記憶方法,識記字形。

  4、重點指導窗與柳的筆順。

  5、老師范寫。(注意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和不容易寫好的字)

  6、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7、完成課后我會填的第2道填空題。

  【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教學后記】

  新課程強調教學古詩避免枯燥的文字理解。在學習這兩首古詩時,讓學生自己先感受詩歌的意境與意思。給學和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疑問,再引導解決效果更好。學生的印象也很深刻朗讀心情感也更自然!

【古詩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的教學設計11-24

古詩教學設計10-11

古詩教學設計09-30

古詩《牧童》教學設計07-21

古詩《乞巧》的教學設計09-21

古詩鑒賞教學設計06-03

古詩元日教學設計10-23

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09-20

古詩《草》教學設計模板08-24

憫農古詩教學設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