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
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 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2、1924年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3、分配學生座位時,教師最值得關心的是( )。
A.對課堂紀律的影響
B.學生聽課效果
C.后進生的感受
D.人際關系的影響
4、在觀察精確性上有明顯提高的階段是小學( )。
A.二年級
B.三年級
C.四年級
D.五年級
5、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屬于( )。
A.策略性知識
B.陳述性知識
C.條件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6、加涅的信息加工論將學習分為8個階段,其中實現學習遷移屬于( )。
A.回憶階段
B.概括階段
C.操作階段
D.反饋階段
7、小學生品德發(fā)展的關鍵年齡是( )。
A.6歲
B.7歲
C.8歲
D.9歲
8、一般在教學開始前使用,用來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的評定屬于( )。
A.診斷性評定
B.形成性評定
C.總結性評定
D.非正式評定
9、把個人學習與社會主義事業(yè)相聯(lián)系,為未來參加祖國建設做出貢獻而學習的動機屬于( )。
A.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B.直接的近景性動機
C.間接的近景性動機
D.直接的遠景性動機
10、“眼不見為凈”,從心理防衛(wèi)的方法來看屬于( )。
A.投射作用
B.否定作用
C.退行作用
D.升華作用
11、在教學程序中,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就是( )。
A.教學程序
B.教學過程
C.教學事項
D.教學方法
12、問題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點
B.理論假設
C.刺激情境
D.給定途徑
13、衡量一個班級集體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是( )。
A.班級文化
B.組織制度
C.凝聚力
D.班級管理
14、聯(lián)結學習理論認為,聯(lián)結的建立是一個不斷( )的過程。
A.條件反射
B.刺激
C.試誤
D.頓悟
15、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們以( )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A.被動的合作學習
B.不自覺的合作學習
C.有意義學習
D.主動的合作學習
16、提出掌握學習的心理學家是( )。
A.華生
B.杜威
C.加涅
D.布盧姆
17、概念學習和規(guī)則學習的基礎是( )。
A.規(guī)則學習
B.命題學習
C.代表性學習
D.辨別學習
18、兒童道德性發(fā)展的可逆階段是在( )。
A.2~5歲
B.6~7歲
C.8~10歲
D.11~12歲
19、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 )。
A.利他主義
B.以國家為重
C.大公無私
D.無私奉獻
20、一個孩子幫媽媽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個碗;另一個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個碗。誰犯錯的要大一些?這是皮亞杰研究道德發(fā)展階段經常采用的方法,屬于( )。
A.兩難故事法
B.對偶故事法
C.個案分析法
D.文獻研究法
21、由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動機是( )。
A.高尚動機
B.內部動機
C.觀念動機
D.外部動機
22、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是( )。
A.學校教育
B.知識
C.遷移
D.應用
23、健康的概念是指( )。
A.身體健康
B.生理無殘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24、通常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一般是由學生完成一些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測驗,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進行的評價是(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25、( )教養(yǎng)模式下的兒童是最成熟的,他們有能力,獨立性強,善于控制自己。
A.專制型
B.放縱型
C.民主型
D.集體型
26、應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lián)想化三條原則的學習策略是一種( )。
A.復習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聯(lián)想策略
D.元認知策略
27、教師威信的重要來源是( )。
A.高尚的職業(yè)道德
B.學識淵博
C.情感豐富
D.優(yōu)秀教師的人格魅力
28、閱讀技能是一種( )。
A.操作技能
B.運動技能
C.心智技能
D.學習技能
29、當學習者意識到他不理解課的某一部分時,就會退回去重讀困難的段落,放慢速度,這屬于元認知策略中的( )。
A.謀劃策略
B.調節(jié)策略
C.監(jiān)視策略
D.組織策略
30、生成性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對所閱讀或聽講的內容產生一個( )。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見解
C.認知策略
D.類比或表象等
二、多選題(在每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2~5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
31、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有( )。
A.學習情境的相似性
B.原有認知結構
C.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D.教學方法
32、針對小學四年級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存在的困難,我們可以運用教育心理學中哪些手段來查找困難的癥結?( )
A.智力測驗
B.閱讀測驗
C.與此相關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檢查
D.心理輔導
33、下列圖形可以衍變成雙向表的是( )。
A.系統(tǒng)結構圖
B.模型圖
C.層次結構圖
D.流程圖
34、根據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可分為( )。
A.常模參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標準參照評價
35、學習的定義說明( )。
A.學習是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
B.學習引起的變化是持久的
C.學習引起的變化是短暫的
D.學習是由反復經驗引起的
E.學習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結果
36、掌握了“四邊形”的概念,再學習的“平行四邊形”,“四邊形”概念對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影響屬于( )。
A.垂直遷移
B.水平遷移
C.順向遷移
D.逆向遷移
E.一般遷移
37、認為學習是外部行為的變化的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納
D.加涅
E.維納
38、兒童強迫行為的主要表現包括( )。
A.強迫性洗手
B.強迫性計數
C.強迫性甩頭發(fā)
D.強迫性焦慮
E.刻板的儀式性動作或其他強迫行為
39、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guī)律有( )。
A.強化
B.逃避條件作用與回避條件作用
C.消退
D.懲罰
E.分化與泛化
40、下列屬于模象直觀的有( )。
A.各種圖片
B.圖表
C.模型
D.幻燈片
E.教學電影電視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41、配置性評價,又稱準備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進行,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
42、同輩群體不能成為兒童學習社會行為的強化物。
43、教師心理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敬業(yè)精神。
44、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關系的意識。
45、元認知策略總是和認知策略一起起作用。
46、強化法是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
47、當個人對行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觀估計減少時,成功的誘因值也會減小。
48、技能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目標和手段。
49、教學策略的合理利用是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
50、啟發(fā)式教學是學生們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教學策略。
51、依從是在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tài)度和他人相接近。
52、特殊遷移的范圍比一般遷移的范圍廣。
53、兒童過度焦慮的主要表現是對學習不感興趣,討厭學習。
54、現在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相互干擾是導致遺忘的最重要原因。
55、人類的學習與學生的學習是一樣的。
四、情景題(共20分)
56、閱讀下文,回答56-59題
一位教師在教學《兩條小溪的對話》時,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我能不用書中的原話嗎?”老師和藹地問:“為什么呢?…‘因為書中的原話太長,我背不下來,如拿著書表演,又不太好!焙⒆诱f出了原因!澳愕囊庖姾芎,用自己的話來表演吧!崩蠋煾吲d地撫摸了一下孩子的頭。果然,這個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該教師的做法可取嗎?( )[單選題]
A.可取
B.不可取
57、根據材料,下列選項哪些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 )[多選題]
A.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B.要求學生嚴格遵照教師的要求去做
C.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鼓勵其主動嘗試
D.教師不加干涉,任其發(fā)展
58、閱讀下文,回答58-61題
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列舉磚頭的用處”時,學生小方的回答是:“蓋房子、造倉庫、建學校、鋪路”;學生小明的回答是:“蓋房子、修花壇、打狗、敲釘、壓紙”,學生小希的回答是:“作畫寫字、磨紅粉當顏料、練功、墊東西、吸水……”
三名學生中小方的思維具有一定的( )。[單選題]
A.流暢性
B.定向性
C.獨創(chuàng)性
D.變通性
59、三名學生中小希的思維就有更高的( )。[多選題]
A.流暢性
B.定向性
C.獨創(chuàng)性
D.變通性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相關文章:
幼兒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08-13
幼兒教師資格證試題09-19
2016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精選試題09-08
幼兒教師資格證全真試題及答案01-15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試題09-21
期貨從業(yè)資格證試題07-22
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型09-12
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試題及解析09-09
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