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審計師考點:開放經濟中的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導語: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有意識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調節(jié)控制宏觀經濟的運行,以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考試內容吧。
一、開放經濟中的總供給與總需求
(一)開放經濟條件下的總需求Y=C+I+G+(X—M),開放經濟中的總供給在原有國內總供給的基礎上,加入國外的供給,在只考慮對外貿易的情況下,即加入產品和勞務的進口。
(二)總供給水平既定并有充分彈性時,影響經濟穩(wěn)定的因素主要是總需求。
如果國民收入水平使進口水平大于或者小于出口水平,就會產生對外貿易的逆差或者順差。一旦發(fā)生對外貿易的逆差或順差,即不均衡,就要進行調整。
(三)美國經濟學家巴拉薩首先提出了外向型經濟的概念:指一國或地區(qū)是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即面向國際市場以出口創(chuàng)匯為主要目標的經濟;通過出口創(chuàng)匯、進口原材料和引進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進一步推動整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以對外貿易作為導向性行業(yè)。
具體任務包括:對企業(yè)出口進行直接補貼;給予出口稅收優(yōu)惠,這不僅包括減免企業(yè)增值稅和所得稅,而且包括減免企業(yè)所需的原材料和設備的進口關稅;發(fā)放出口信貸,協(xié)助企業(yè)的短期融資;建立出口風險基金;利用匯率杠桿,促進企業(yè)出口;組織各種活動,促進貿易往來。(▲重心放在出口)
二、宏觀經濟政策的配合
一般說來,對內均衡是充分就業(yè)與物價穩(wěn)定,對外均衡是國際收支均衡,但現(xiàn)實中卻未必完全均衡。
現(xiàn)實中除了(一)國內通貨膨脹與國際收支赤字,采取緊縮性政策;(二)國內經濟均衡與國際收支均衡無需調節(jié);(三)國內經濟衰退與國際收支盈余,采取擴張性政策以外,單純采用擴張性或緊縮性政策,都無法同時達到對內均衡和對外均衡的一致。
在宏觀經濟調節(jié)中產生的對內均衡與對外均衡的矛盾,要求宏觀凋節(jié)的決策者把各種調節(jié)政策加以相互搭配,力求找到最優(yōu)的政策配合辦法。
(一)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各種政策對內和對外的不同影響。
貨幣政策的對外影響一般要大于其對內的影響。比如,貨幣量增加通過利率下降而產生的對國內總需求的刺激作用,比利率下降對國際資本流出的影響要小。財政政策對國內的影響往往要大于它對國外的影響。比如,增加政府開支所引起的國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要大于進口增加的作用。因此,一般以貨幣政策對外,而財政政策對內。
(二)首先確定政策實施的目標,即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例如:在國內發(fā)生經濟衰退與國際收支盈余的情況下,主要是解決國內經濟衰退問題,因而,政策選擇的目標和重點就要放在刺激國內經濟上。
(三)注意用一種政策去抵消另一種政策的負作用。
【例題10·單選題】(2010年)在國內經濟衰退與國際收支盈余并存的情況下,政府應采取的應對政策是( )。
A.擴張性政策 B.緊縮性政策
C.平衡性政策 D.不調節(jié)政策
『正確答案』A
【審計師考點:開放經濟中的宏觀經濟政策分析】相關文章:
審計師宏觀經濟學知識點:開放經濟中的宏觀經濟政策分析10-02
審計師考試《宏觀經濟學基礎》考點試題:宏觀經濟政策目標08-16
審計師《宏觀經濟學》考點:財政政策分析07-23
中級審計《開放經濟中的宏觀政策分析》練習09-04
投資項目管理師考試《宏觀經濟政策》考點08-19
2017中級審計師《宏觀經濟學基礎》考點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