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備考資料
口腔頜面外科是在實踐中逐步發(fā)展、形成的一個醫(yī)學分科,正因為有了口腔頜面外科學的形成和參與,才使得中國的牙醫(yī)學發(fā)展成為口腔醫(yī)學。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麻醉與鎮(zhèn)痛
(1)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又稱局部無痛(Local analgesia),指用局麻藥暫時阻斷機體一定區(qū)域內神經末梢和纖維的感覺傳導,從而使該區(qū)域疼痛消失。主要適用于口腔頜面外科短小手術,特別是門診手術。臨床分為冷凍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潤麻醉和阻滯麻醉等四種方法。
局部麻醉藥物可分為酯類和酰胺類兩類藥物。酯類藥物具有穩(wěn)定性較差,可引起過敏反應的特性,包括普魯卡因、的卡因等,其中的卡因由于毒性大,臨床主要用作表面麻醉。酰胺類藥物具有穩(wěn)定性強,極少引起過敏反應的特性。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卡波卡因等,利多卡因具有迅速而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員常作為首選的局部麻醉藥,布比卡因作用強、維持時間長,特別適用于費時較久的手術,卡波卡因具有微弱的血管收縮作用,3%的純品適用于不宜使用腎上腺素的病員。臨床上使用局麻藥時應注意其濃度并控制好一次最大劑量。
為延緩局麻藥吸收,延長局麻時間,降低毒性反應以及減少術區(qū)出血以使術野清晰,臨床常在局麻藥中加入腎上腺素等血管收縮藥。但應掌握好加用腎上腺素的適應征并嚴格限制麻藥中腎上腺素的濃度,控制好一次注射量。
局部麻醉可引起暈厥,過敏反應,中毒及其他并發(fā)癥。
(2)全身麻醉是指用各種麻醉藥使人體產生可逆性的全身痛覺和意識消失,同時存在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的一種狀態(tài)。
口腔頜面外科常用的全麻方法包括:吸入麻醉、靜脈麻醉、基礎麻醉和靜吸復合麻醉。各種麻醉各有優(yōu)缺點?谇蛔畛S玫氖庆o吸復合麻醉。絕大部分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均需氣管插管。常用的插管方式包括口腔明視插管、鼻腔明視插管、鼻腔盲探插管、氣管切開插管。
全麻后的正確處理是口腔頜面麻醉成功的關鍵步驟之一。應注意:1)拔管時機的選擇2)誤吸3)惡心、嘔吐4)術后呼吸道梗阻?谇活M面外科麻醉還可使用控制性低壓和低溫麻醉。
口腔頜面外科全麻具有如下特點:1)麻醉和手術相互干擾 2)維持氣道通暢較困難 3)小兒、老年病人多 4)手術出血較多 5)麻醉恢復期呼吸道并發(fā)癥較多。
(3)口腔頜面外科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常用方法 口腔多種疾病及手術后會出現(xiàn)疼痛,可用藥物治療及一些物理方法減輕疼痛或消除疼痛。藥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杜冷丁、嗎啡、芬太尼等。其它方法包括針刺療法、神經阻滯、手術、射頻熱凝等。
(4)口腔頜面外科重癥監(jiān)護的對象和內容 重癥監(jiān)護主要用于監(jiān)護術后及危重病人,其內容包括呼吸、循環(huán)、水電解質平衡、神經系統(tǒng)等的監(jiān)測。
牙及牙槽外科
第一節(jié) 牙拔除術的基本知識
牙拔除術是口腔頜面外科最常用的手術,是治療某些牙病和由其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一些疾病的手段。
牙拔除術本身可導致軟組織(牙周組織、口腔粘膜)和骨組織的創(chuàng)傷;拔牙是在有唾液和存在大量微生物的環(huán)境下,或在已有感染的組織上進行的,因此,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全身和局部反應或并發(fā)癥。有時可以引起全身病的激化或加重。
一、適應證
牙拔除術的適應證是相對的,應根據醫(yī)療水平及患者自身條件進行選擇。
1.牙體病 嚴重廣泛不能修復的齲壞,如殘根、殘冠。
2.根尖病 不能用根管治療、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的根尖周病患牙。
3.晚期牙周病 牙周圍骨組織大部分破壞或因條件所限不能治療者。
4.創(chuàng)傷牙 因創(chuàng)傷折裂至齦下,或同時有根折,不能用其他治療方法保存者。骨折線上的牙,在不影響骨折愈合的前提下應盡量保留。
5.移位或錯位牙 影響功能及美觀,引致疾病或創(chuàng)傷,妨礙義齒修復的移位牙或錯位牙,均應拔除。
6.阻生牙 反復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鄰牙齲壞者。
7.多生牙 形狀異常,影響美觀;位置不正或妨礙功能的多生牙,均可拔除。
8.治療需要 因正畸治療或義齒修復而需要拔除的牙;惡性腫瘤進行放射治療前,為預防嚴重并發(fā)癥而需要拔除的牙;良性腫瘤波及的牙。
9.滯留乳牙 滯留的乳牙影響恒牙正常萌出者,應予拔除。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無恒牙(先天缺失)或恒牙阻生,乳牙無松動且有功能時,則不必拔除。
10.病灶牙 對可疑為某些疾病,如風濕病、腎炎,特別是一些眼病(虹膜睫狀體炎、視神經炎、視網膜炎等)的病灶牙,在有關科室醫(yī)生的要求下,可予拔除。引起某些局部疾病如頜骨骨髓炎、上頜竇炎等的病灶牙,在急性炎癥控制后也應予以拔除。
二、禁忌證
拔牙的禁忌證也是相對的。應根據具體情況,慎重考慮后決定。必要時,應同有關各科醫(yī)生,共同決定。如必須拔除,還應做好周密的術前準備。
(一)心臟病
1.有5種情況應視為拔牙的禁忌證:①6個月內發(fā)生過心肌梗死;②不穩(wěn)定的或最近才開始的心絞痛;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未控制的心律不齊;⑤未控制的高血壓。
2.如以心功能分級而言,心功能Ⅲ級者,應視為拔牙禁忌證,而對較重之心功能Ⅱ級患者,拔牙亦應慎重并有適宜的對策。
3.牙拔除術及口腔手術能引起暫時性菌血癥的發(fā)生;先天性心臟病、風濕熱引起瓣膜損害、曾作過心臟修補手術的病員,在有菌血癥發(fā)生時,皆有導致細菌性心內膜炎的可能;引起發(fā)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綠色鏈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菌血癥。綠色鏈球菌在正常情況下對青霉素高度敏感,但使用青霉素24小時后,即產生耐藥菌株。
青霉素是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的首選藥物。綠色鏈球菌的耐藥菌株產生快,但消失慢,使用青霉素后2周仍然存在。如有多個牙需拔除,較安全的方法是在青霉素正確使用控制下,一次即將應拔的牙全部拔除。
4.心臟病或其他病員如處于抗凝藥物治療之中,在行牙拔除術時,應注意出血問題。
(二)高血壓
單純性高血壓,無其他合并癥,如腦、心、腎器質性損害,一般是可以拔牙的。血壓如高于24/13.3kPa(180/100mmHg)時應先進行治療。
(三)炎癥與惡性腫瘤
1.急性炎癥伴有尚未得到控制的蜂窩組織炎時,應首先控制蜂窩組織炎,引起感染的牙的重要性是第二位的。但為了更好地控制炎癥,一有可能,即應及時拔除患牙。
2.急性冠周炎時阻生牙的拔除創(chuàng)傷大,可導致炎癥擴散,應在炎癥控制后拔除。
3.急性牙齦感染和急性傳染性口炎均應推遲拔牙時間。
4.惡性腫瘤病員,瘤區(qū)的牙齒拔除可使腫瘤擴散,應與腫瘤一同做根治性手術。
5.放射治療后,對位于治療區(qū)中牙的拔除應持慎重態(tài)度,因可能已發(fā)生放射性骨壞死。必須拔牙時,術前、術后應給大劑量抗生素,以預防感染,并向病員說明創(chuàng)口可能不愈合。
(四)糖尿病
未控制的糖尿病是拔牙的禁忌證,如需拔牙,血糖在8.8mmol/L(160mg%)以內,又無酸中毒癥狀時進行。由于病員抗感染能力差,應在術前、術后給予抗生素。
(五)血液病
包括貧血、白血病、出血性紫癜及血友病等。應注意血液成分的量與質,在有出血傾向和抗感染能力低時,應視為拔牙禁忌證。
(六)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拔牙可導致甲狀腺危象的發(fā)生,必須拔牙時,應在治療后,基礎代謝率控制在+20以下,脈搏不超過100次/分時進行。手術前后應采取抗感染措施,局麻藥中不應加腎上腺素。
(七)腎炎
腎功能衰竭或腎病嚴重者,均不宜行拔牙手術。
(八)肝炎
急性肝炎期間不應拔牙。慢性肝炎肝功能有明顯損害者,會導致術后出血。肝炎病員需拔牙時應作凝血酶原和出、凝血時間檢查,術中還應加用止血藥物。對肝炎病員,特別是乙型肝炎病員術中應注意防止醫(yī)源性交叉感染。
(九)妊娠
對于引起極大痛苦、必須拔除的牙,在妊娠期間皆可進行,但對選擇性手術,則應在懷孕的第4、5、6月期間進行較為安全。
三、術前準備
(一)病員術前的思想準備
牙拔除術大多在局麻下進行,術前應進行必要的解釋工作,以取得病員的主動配合。
(二)術前檢查
簡要詢問病史,特別注意有無拔牙禁忌證,必要時應作各種相關的補充檢查。
詳細的局部檢查,確定所要拔除的牙位、拔牙原因及是否符合拔牙適應證。
選擇麻醉方法及藥物。估計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及確定對策。選擇拔牙方法和器械。
(三)病員位置
病員頭部應稍后仰,使上頜牙的平面約與地面成45°角,應使張口時下頜牙平面與地平面平行。下頜與術者的肘關節(jié)在同一高度或下頜更低。
(四)手術區(qū)處理
口腔內甚難達到無菌程度,但絕不能因此而忽視無菌的重要性,更不能把外界污物帶入口腔內。所有應用的器械和敷料均需經嚴格的消毒處理。
(五)器械準備
主要器械為拔牙鉗,其次為牙挺。輔助器械中較常用的有牙齦分離器、刮匙,以及切開、分離骨膜、鑿除牙槽骨、修整牙槽嵴、縫合等所需用的器械。
四、拔牙器械及用法
(一)牙鉗
牙鉗由鉗喙、關節(jié)及鉗柄三部分構成。
操作時應以右手握持鉗柄,以鉗喙夾緊牙頸部,然后進行搖動、扭轉和牽引等運動。
(二)牙挺
牙挺由刃、柄和桿三部分組成。牙挺作用的原理有杠桿原理、楔的原理和輪軸原理。三種力量可以單獨使用,亦可互相結合。
牙挺使用時,必須遵循下列規(guī)則:
1.絕不能以鄰牙作支點。
2.除拔除阻生牙或頰側需去骨者外,齦緣水平處的頰側骨板一般不應作為支點。
3.齦緣水平處的舌側骨板,也不應作為支點。
4.必須以手指保護,以防牙挺滑脫。
5.用力必須有控制,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須正確。
(三)刮匙
刮匙可用作探查,除去異物,刮除病變組織。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備考資料】相關文章: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講義08-08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醫(yī)學心理學》備考資料07-25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2017精選題06-22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消毒與滅菌07-20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復習思路08-06
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重要考點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