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和索取散文隨筆
給予是快樂的,索取是痛苦的。
給予和索取是不等價的交換。給予往往是輕松的,給予的人把手中能夠給出的東西,自愿的拿出了。索取是沉重的,讓被索取的人感覺強迫的壓力。
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在印度乘坐三輪車,會被人告誡,車夫總是會索要高價,要小心,不要上當。故事中的我,內(nèi)心忐忑地乘坐了一輛三輪車,車夫在路上談論起自己的三個孩子,我以為是為索要高價做鋪墊。到達了目的地,“我”問車夫多少錢,三輪車的車夫卻說:“隨便給吧!蔽液荏@異,給了他一個合適的價錢,還送了三顆糖果給他的孩子。車夫轉(zhuǎn)身離開的時候,一個小乞兒向他行乞,他毫不猶豫地把攥在手心的三顆糖果,其中一顆給了那個乞兒。
車夫向客人索要高價,對客人來說是不愿承受之重。可是這位車夫卻說隨便給吧,讓“我”由被索取者,成為了給予者。因而才會把自己喜愛的糖果也分了三顆給他的孩子。而車夫一轉(zhuǎn)身的功夫,又讓自己成為了給予者,把一顆糖分給了乞兒。
這個故事中每個人都是快樂的,散發(fā)著人性中絕美的光輝。
從做人的角度說,給予的人是施了恩惠,索取的人是欠了債。
當我們年幼無知的.時候,我們只知索取,豈不知這些到長大了都是要還的。可惜,當我們真正長大,能夠償還的時候,那施了恩的卻離我們遠了,有的甚至已經(jīng)人鬼殊途。留下永遠的遺憾。
記得讀中學的時候,因為家離學校比較遠,說遠,走路也不過十五分鐘左右,常常在伯父家吃住。伯父的女兒比我大兩歲,我們玩得極好,因此,就找各種理由留在伯父家里。那時,伯父對我的關(guān)照,是和親生女兒一樣。后來,我遠嫁他鄉(xiāng),每年回家僅一兩次,雖然每次都會去看望一下伯父和表姐,但相處時間畢竟了了。幾年前,伯父竟與世長辭了。
有一些人,只知索取,像榨汁機一般,榨干了家人、親戚、朋友的血汗錢,結(jié)果親人如同陌路,這些人的做人真是極其可悲啊。
還有一種人,她索取的不是金錢,而是愛,她像八爪的章魚,用吸盤吸附在所有愛她的人身上,讓別人為她付出!拔屹I了一大堆東西,你可不可以來接我?”“我今天在鄉(xiāng)下,小女兒一個人在家,你可不可以去陪她?”“我的車丟了,你可不可以……”一次兩次三次,讓人煩不勝煩,若不理睬吧,她那么可憐。
生活中,難免會有各種麻煩、困難、挫折,能用自己的肩膀扛過去的,就自己扛。這樣的人,才能把人做得堅毅踏實,令人尊重。所以韓劇中那些咬著牙,自己獨立支撐的女子,才會惹得那么多人同情和憐愛。
出來混,債是要還的,所有的債務中,唯有人情是最沉重的。不管是別人主動給予,還是你主動索取。
【給予和索取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愛情不是索取,而是給予--雙語閱讀04-07
在奉獻和索取中選擇美文欣賞08-04
散文隨筆父親給予我的道理04-08
給予你最好的答復散文隨筆05-23
松開手給予你自由-散文隨筆04-01
愛的占有和給予隨筆07-08
生命的意義是奉獻和給予05-13
學會堅持和給予小學作文05-27
給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