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數學總復習知識點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總復習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數的加減法:
1、計算法則: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按照整數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得數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的小數點對齊。結果是小數的要依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
2、豎式計算以及驗算。注意橫式上要寫上答案,不要寫成驗算的結果。
3、整數的四則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簡算)
統(tǒng)計:
1、條形統(tǒng)計圖優(yōu)點:直觀地反映數量的多少。
2、折線統(tǒng)計圖優(yōu)點:既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
3、折線統(tǒng)計圖中,變化趨勢指:上升或者下降。
4、折線統(tǒng)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再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5、優(yōu)點:不僅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預測今后的趨勢,對今后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指導和幫助。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ㄒ唬┲矘鋯栴}:
1、 兩端要栽:間隔數=總長÷間距;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棵數-1
2、 兩端不栽:間隔數=總長÷間距;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棵數+1
間隔數=總長度 ÷ 間隔長度
情況分類:1、兩端都植:棵數=間隔數+1
2、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數=間隔數
3、兩端都不植:棵數=間隔數-1
4、封閉:棵數=間隔數
(二)鋸木問題: 段數=次數+1; 次數=段數-1
總時間=每次時間×次數
(三)方陣問題: 最外層的數目是:邊長×4—4或者是(邊長-1)×4
整個方陣的總數目是:邊長×邊長
。ㄋ模┓忾]的圖形(例如圍成一個圓形、橢圓形):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
。ㄎ澹┢灞P棋子數目:
1、棋盤最外層棋子數:每邊棋子數×邊數-邊數
2、棋盤總的棋子數:每行棋子數×每列棋子數
3、方陣最外層人數:每邊人數×4-4
4、多邊形上擺花盆:每邊擺的花盆數×邊數-邊數
小學四年級數學總復習知識點
一、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
1、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 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3、 積=乘數×乘數 乘數=積÷另一個乘數
4、 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5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余數=被除數-商×除數
二、與簡便運算有關的知識:(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a+b=b+a
2、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
a×b=b×a
3、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加前兩個數,也可以先加后兩個數,和不變。
(a+b)+c=a+(b+c)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乘前兩個數,也可以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
。╝×b)×c=a×(b×c)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乘第三個數,可以用這兩個數分別乘第三個數, 再加起來。
a×(b+c)=a×b+a×c
6、減法的性質:
。1)被減數連續(xù)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a -b -c = a -(b﹢c)
(2)被減數連續(xù)減去兩個數,交換兩個減數的位置,差不變。
a -b -c = a -c -b
7、除法的性質:
。1)被除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可以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a÷b÷c = a÷(b×c)
。2)被除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交換兩個減數的位置,差不變。
a÷b÷c=a÷c÷b
8、簡便運算的關鍵是湊整:
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數看成整百、整千的數,多加幾再減幾,少加幾再加幾。
在減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減數看成整百、整千的數,多減幾再加幾,少減幾再減幾。
9、添上( ),去掉( )
在﹢和×的后面添上括號、去掉括號,括號里的運算符號不變。
在–號的后面添上括號或去掉括號,括號里的運算符號要變:﹢變 -, - 變﹢。
在÷號的后面添上括號或去掉括號,括號里的運算符號要變:×變 ÷, ÷變×。
10、帶符號搬家:在同級運算中,可以帶著數前面的運算符號搬家。
11、在加法中,一個加數增加(或減少)多少,和就增加(或減少)多少。
12、在減法中,減數不變,被減數增加(或減少)多少,差就增加(或減少)多少。
13、在減法中,被減數不變,減數增加多少,差就減少多少;減數減少多少,差就增加多少。
14、在乘法中,一個乘數擴大(或縮。┒嗌俦叮e就擴大(或縮。┒嗌俦丁
在乘法中,一個乘數擴大m倍,另一個乘數擴大n倍,積就擴大m乘n倍。
15、在除法中,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或縮小)多少倍,商就擴大(或縮。┒嗌俦。
16、在除法中,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多少倍,商就縮小多少倍;
除數縮小多少倍,商就擴大多少倍。
17、商不變的規(guī)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三、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1、小數的讀法: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整數部分是0的讀作“零”),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讀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2、小數的寫法: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記作0.1、0.01、0.001……
3、小數點左邊是它的整數部分,小數右邊是它的小數部分。
四、小數的性質和小數的大小比較
1、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2、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3、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4、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10;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100
五、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六、三角形
1、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2、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3、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兩邊叫做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邊上的兩個角叫做底角。
4、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七、數量關系
1、行程問題: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2、工程問題: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時間=工效
工作總量÷工效=時間
3、價格問題: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4、產量問題: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總產量÷數量=單產量
量÷單產量=數量
5、和差問題:
(和+差)÷2=大的數
(和-差)÷2=小的數
6、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的數
小的數×倍數=大的數
7、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的數
小的數×倍數=大的數
8、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相
9、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公里
10、面積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1、質量單位換算
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八、圖形周長、面積有關的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長=周長÷2-寬 寬=周長÷2-長 長+寬=周長÷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邊長=周長÷4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 a×b 長=面積÷寬 寬=面積÷長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 a×a
【小學四年級數學總復習知識點】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總復習08-24
小學數學總復習大全08-24
小學數學總復習專題08-24
小學數學總復習知識點歸納:數的互化07-24
小學語文總復習知識點分類12-07
小學語文總復習知識點歸納09-03
關于小學數學總復習匯總08-24
小學數學總復習提綱08-24
小學數學總復習知識要點08-24
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總復習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