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五月 , 俄罗斯特级高清毛片免费 , 激情福利,久久久日本,欧美一三区,欧美黄色大片久久

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時間:2025-05-18 00:09:5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蒸發(fā)皿、燃燒匙。

 。2)測容器——量筒(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3)稱量器——托盤天平(左物右碼)。

 。4)加熱器皿——酒精燈。

  (5)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6、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第二單元:空氣】

  1、組成:N278%、O221%、稀有氣體0、94%、CO20、03%,其它氣體與雜質0、03%。

  2、空氣中氧氣的測定原理:壓強差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紅磷。

 。2)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

 。3)現(xiàn)象:放熱,有大量白煙產生,打開彈簧夾后,廣口瓶內液面上升約1/5體積。

 。4)結論:O2約占空氣體積的1/5。、

 。5)探究:

 、僖好嫔仙∮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②能否用鐵、鎂代替紅磷

  不能,原因:鐵不能在空氣中燃燒,鎂會與N2、CO2反應。

 、勰芊裼锰、硫代替紅磷

  不能,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3、氧氣的性質和制備

 。1)氧氣的化學性質: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鐵在氧氣中燃燒燒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氣中燃燒集氣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氣。

  (2)氧氣的制備:

  工業(yè)制氧氣——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物理變化)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

  a、氣體制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發(fā)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根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

  收集裝置:根據(jù)氣體的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查—裝—定—點—收—離—熄。

  c、催化劑(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一變兩不變)。

  4、常見氣體的用途:

 。1)氧氣:供呼吸(如潛水、醫(yī)療急救)。

  支持燃燒(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2)氮氣: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3)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fā)不同顏色的光)、激光技術。

  5、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2)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氫氣:將氣體點燃,用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無水硫酸銅。

  【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1、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可分。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2、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不可分。(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3)構成:原子核(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

  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3、離子

  (1)概念: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2)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3+: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

  4、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種類。

  (3)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密切相關。

  注: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

  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wěn)定結構)。

  5、化合價和化學式

 。1)化合價

  a、寫法及意義:MgCl2:氯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

  b、幾種數(shù)字的含義

  Fe2+每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3Fe2+:3個亞鐵離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

  (2)化學式

 、賹懛ǎ

  a、單質:金屬、稀有氣體及大多數(shù)固態(tài)非金屬通常用元素符號表示它們的化學式;而氧氣、氫氣、氮氣等非金屬氣體的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表示為O2、H2、N2。

  b、化合物:正價在前,負價在后(NH3、CH4除外)。

  ②意義:如化學式H2O的意義:4點,化學式Fe的意義:3點。

 、塾嬎悖

  a、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和。

  b、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

  c、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

  1、水

 。1)水的組成

  測定方法和原理(電解水)

  結論: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H2(負極)與O2(正極)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2)自來水的凈化過程和凈化原理

  沉淀——過濾——吸附——消毒。

  活性炭作用:吸附(色素和異味)。

  區(qū)分硬、軟水方法:肥皂水。

  水的兩種軟化方法:(生活中)煮沸,(實驗室)蒸餾。

  2、物質分類

  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1、質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反應物和生成物前后質量不變)。

 。2)原因(三不變—原子種類、數(shù)目、質量反應前后不變)。

 。3)化學方程式有關計算。

  說明:

 、儋|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

 、诓粎⒓臃磻奈镔|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垡紤]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

  2、基本反應類型

 、倩戏磻河蓛煞N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诜纸夥磻河梢环N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壑脫Q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相關文章:

人教版五單元語文上冊知識點03-03

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02-27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06-07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04-18

高二化學上冊知識點歸納12-18

[精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4篇02-27

九年級下化學第八單元知識點03-05

化學知識點03-03

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最新歸納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