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反思[經(jīng)典15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卡羅納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卡羅納反思1
本文選自《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能提升孩子心靈品質(zhì)的優(yōu)秀書籍,《卡羅納》這篇課文很令人感動。從學生的朗讀中能感覺到。
課堂精彩兩分鐘,我結(jié)合周一的主題班會,設計了學生的《文明禮儀規(guī)范三字歌》,師生分享后,我直接接替導入新課,補充資料《愛的教育》。
導入新課之后,分為兩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感受卡羅納的悲傷。通過找出重點句子,抓住關鍵詞語,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進入卡羅納的內(nèi)心世界,設身處地去感受他的悲哀,為接下來關愛卡羅納鋪墊情緒。只有進入這種情感氛圍,引起學生的共鳴,才會產(chǎn)生濃濃的關愛,才會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毫不吝惜地獻上他們的愛,從而營造一種人間處處有愛心的和諧氣氛。
第二個板塊:感受幸福。卡羅那失去了母愛,卻收獲了更多的愛,有老師的愛,有同學的愛,有同學家長的愛,沒有太多的言語,只要一個眼神就足夠了。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一個個看似普通的眼神背后飽含著對卡羅納如此深情的關懷和鼓勵。正是這種情意深厚,散發(fā)著濃濃的愛的氣息,打動學生的是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愛,生發(fā)的點是什么呢?是人物關愛他人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意,是人物的語言,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
然后,時間也到了,其中我也省去了許多預設的環(huán)節(jié),直接以“與愛同行”解說,安排作業(yè):真是無聲勝有聲。〈藭r的卡羅納已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表達他的感受,這一切都深深的印在卡羅納的心里。晚上他回到家,想起白天發(fā)生的一幕幕,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提起筆,想寫下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如果你就是卡羅納,你會寫給誰?你會怎么寫呢?請你替他來寫一寫……
本堂課,我感覺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思路較為清晰,但在某些細小環(huán)節(jié)上處理不是很好。
首先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我引導的還不夠到位,過渡語言比較貧乏。
其次,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我只是做精當?shù)狞c撥和語言表達的示范,使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做的不是很好。
再次,在使用課件與課堂教學過程的銜接上,我用的很生疏,所以很緊張。在備課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結(jié)果導致在節(jié)奏上,前半節(jié)課很緩慢,后半節(jié)太倉促,今后要引起注意。
卡羅納反思2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薄犊_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fā)著濃濃的愛的氣息。為此,我以精讀課文的上法,圍繞“愛”為主線進行了設計,一是情感鋪墊,凸現(xiàn)母愛;二是初讀課文,感受悲痛;三是細細品讀,體悟關愛;四是拓展延伸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氣氛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情感鋪墊,渲染愛中。我首先通過講述小故事的方式,用深情的'話語,創(chuàng)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弦,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后通過找讀失去母親的卡羅納萬分悲痛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等來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fā)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細細品讀,感悟關愛。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我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前提下,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句子,說說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后充分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并且以老師的關愛作為重中之重,讓學生充分感悟。從字詞的理解深入到文本內(nèi)部,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像母親般的關愛,如母親一樣安慰,鼓勵著卡羅納。在品讀同學們的關愛上,主要以寫話的方式進行感悟。以同學們默默的看著卡羅納,那目光仿佛在說——為題。讓學生進行角色轉(zhuǎn)換,同時也引導他們?nèi)绾稳リP愛別人。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感悟愛的重要性,并且推薦他們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
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們受到了教育,學會關愛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近來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只要我要求的學生做到的,他們能做到就可以了,學習成績優(yōu)異也就達到我的目標。我認為這就是“愛”,“嚴”就是愛!今天我重新審閱我自己,我知道我錯了,我忽視了孩子們也是有情感的。∷麄冃枰蠋煹年P注,需要教師的呵護,更需要我們這些教師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愛”。沒有“愛”只有“嚴”,可能會成功一時,但不會成功一世!
卡羅納反思3
古人曾把讀書時品味,揣摩喻為春雨潤花,清水溉稻,因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語境中,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本文的重點和關鍵部分就是大家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中所表達的`關愛,在教學中,我始終抓住文本,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多次創(chuàng)設情境的引讀,總領描寫大家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引導品味關鍵詞語“同情和憐憫”、“屏息凝神”、“默默”、“目不轉(zhuǎn)睛”等,一步步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把愛化作可觸摸的東西,將一根紅線把文章主要內(nèi)容串起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詞的敏感度。通過一次次深情品讀,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心靈的震憾,感情達到高潮。
我想正是教學中注意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把語言文字訓練與學生心靈感悟有機結(jié)合,注重了老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自由民主的構建,學生才得以敞開心扉,傾注熱情,與文本進行靈魂的擁抱、心靈的對話、情感的碰撞。
卡羅納反思4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每次教學略讀課文,我都把它當成是一次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訓練。
一、談成功之處:
1.在教學中,注重學法的滲透,以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以合作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開展教學。
2.教學中,我淡化“悲痛”部分,強化“關愛”部分,緊抓“面對卡羅納的悲痛,大家是怎么做的?誰最讓你感動?畫出讓你感動的句段,寫出自己的體會!边@一統(tǒng)領性的問題,貫穿全文重點部分,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時大家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品詞析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整堂課下來,學生做到了抓住重點詞句領會人物的'主要情感,受到了關愛他們幫助他人的教育。
3.在課的拓展環(huán)節(jié),我還適當滲透了怎樣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體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這樣一種寫法,從后面的習作訓練可以看出,部分學生收獲頗多。在深入解讀文本,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之后,讓學生寫下身邊的愛的故事,講讀寫進行有機的結(jié)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寫作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水平。
二、不足之處及整改措施:
有些地方處理方法不夠的當。如“我”恍然大悟,那么之前“我”到底在心中懷著一個怎樣的疑問呢?這樣的提問應該比“我恍然大悟,是順應著課文中的哪一句話來說的”這個問題的指向更集中,并且相對于直接尋找句子來說,還包含了一個整理句子、理解句子、提出疑問的過程。再比如總結(jié)課文的時候,學生了解了課文抓住人物言行、神態(tài)等來表達思想情感的語言特色,但是沒有及時提升文本“一言一行,甚至一個眼神都關情”的精妙。
卡羅納反思5
《卡羅納》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絕時,身邊的人真誠、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卡羅那的那份傷、那份痛以及大家對他的愛,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時,我從“關愛、勇氣”這個點出發(fā),緊緊圍繞“卡羅那失去母親的傷痛和他身邊的人給予他默默的關愛”這一情感主線,通過“卡羅納萬分傷心與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情景對比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此時身邊人的關懷對痛失母親的卡羅納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此時的卡羅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而此時此刻,孩子們感受到卡羅那的.傷痛越深,才會更好感受到卡羅那需要的關愛越重要。
在理解的卡羅納傷心的句子時,我讓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再抓住卡羅那的神情、動作……深入課文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內(nèi)心的悲痛。有的句子讓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膽現(xiàn)象,去體驗卡羅那的悲痛欲絕。比如: “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我抓住“千叮嚀萬囑咐”讓孩子們想像母親還可能對他叮嚀什么?囑咐什么?孩子們各抒己見,暢談著母親在世時的美好情景,而現(xiàn)實卻和回憶形成鮮明的對比,此時此刻,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卡羅納的可憐,伴隨悲傷的樂曲,孩子們反復品讀,真正把孩子們帶入了情境.此時我讓孩子們想象自己就是痛失母親的卡羅納,大聲表達出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讓孩子們感同身受,更深刻感受到卡羅納的痛苦。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這節(jié)課在結(jié)尾的地方設計一個寫信的環(huán)節(jié)就有些畫蛇添足。還有在感受關愛的時候,孩子們沒有前以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為我以后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反思6
這堂“千錘萬鑿”的課終于在11月23號正式完整地結(jié)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因為值得反思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先來說說這堂課的可取之處吧:
我以一封信為切入點,一是為了抓住悲傷的基調(diào)來出示課題,從而在還沒有對課文整體感知時就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一種共鳴即悲傷,二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即類似于一個故事的展開而自然地引導到課文中去,具體是這樣處理的:可是上帝爺爺并沒有聽到小男孩的乞求,在不久,他母親因病去世了。此時他面容灰白,兩眼哭紅了,腿站不穩(wěn),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文中的話),你們猜,這位小男孩是誰。空n文順利地導入了,我還是以一個故事的方式(來到學校后有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讓學生們?nèi)コ醪降亍白x課文”。在讀課文時又不忘去找找劃劃表現(xiàn)卡羅納悲傷的句子,讓學生再一次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所以在指導朗讀時,學生也能體會情感,理解卡羅納悲傷的情緒,讀得很不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在體現(xiàn)“愛”這一主題時,借助課文的最后一個段落,學生想象卡羅納在回家路上的一些心理活動,來揭示課文所要傳給我們的精神。這既是理解課文更是學生思維情感打開的一種表現(xiàn),并且,從學生口中說出“愛”是真實而具體的。
總體來說,在把握課文的脈絡上說是比較清晰的。一個一個環(huán)節(jié)下來,學生能體會得到兩大情感:悲傷和愛。再通過較多的感悟朗讀,情感能夠較好地把握與呈現(xiàn)出來。
再則,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一,聲音文件的處理。
這是最自責的,真可以說難以原諒。這是一篇很傷情,感動的文章,雖然只在兩處用到音樂,可是卻是為這堂課增添不少悲傷與感動的好“工具”,可以借助它來激起學生的情感與想象,奠定的感情基調(diào)也會更加得悲傷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思維。而笨笨的我卻忘記把文件下載下來,這是教訓啊,慘痛的'教訓。!
二,提的問題不夠簡練,精練。
在一些提問方式上還不夠干脆,比較羅嗦。這其實很忌諱的,學生明白問題了,你還強調(diào)它,顯得煩瑣,浪費時間(學生思維時間與課堂寶貴時間)。所以,在最后我是拖了一兩分鐘的。
三,想象寫話處理的不好。
想象寫話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給他們以想象的空間,思維也得到了訓練。(寫話:假使你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怎么做?給他以春天般的溫暖,讓他心中的悲痛早日消逝。)可實際上,我卻處理得不好。因為考慮到后面還有課外的拓展(小詩),而那時時間也不是很多了,我只能讓幾個學生來交流交流。本意是在課堂上同桌之間交流一下的,可是我卻說出了:同學們,課堂時間有限,我們可以下課后交流。我不知道這是我前幾次試教的所形成的習慣(因為之前是把想象寫話放在課的最后的,預備課后還可交流)還是由于緊張而說錯的,可我知道這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是為了擠時間啊。這樣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地方呢。對學生的反饋不夠精細,鍵詞的出示沒有及時,表揚的話語就這么幾句等等。
這些問題今后有待改善!
卡羅納反思7
由于這組課文的單元目的是讓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所以,我把這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了大家對卡羅納無限關愛上,并重點指導了老師安慰卡羅納的兩段話。這篇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大家對卡羅納的'愛。在“研讀課文,感悟愛”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把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句子,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后充分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感悟愛。并重點朗讀指導了老師說的兩段話,分別從傷心和嚴肅、心疼和鼓勵等角度進行引導。在“說話拓展,延伸愛”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也加入關愛卡羅納的行列中,寫一寫想對卡羅納說的話。不但升華了學生的情感,還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設想是美好的,但由于個人水平問題,在課堂上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在今天的課堂學習中,我感受到了活化課堂的價值,但是就是不能在瞬間作出相應的機智反映,抓住學生閃亮的生成,而是按著自己固有的思路,“循規(guī)蹈矩”地一步步前行。此外還有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進一步揣摩和反思,所以今天的課堂學習,讓我收獲很大。
卡羅納反思8
12月17日,慶元實驗小學教育聯(lián)盟總校在胡天浩書記的帶領下,姚麗雅、范宗妙等老師一行來到我校,進行教學調(diào)研,給我校老師進行課堂診斷。
這次活動我執(zhí)教一篇來自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略讀課文《卡羅納》。這篇課文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一書。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到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老師、同學以及其他人熱情地安慰他和默默地關愛他。本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第六單元這組課文都是圍繞愛這一主題來寫的。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這組課文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并且由課文內(nèi)容想開去,了解發(fā)生在身邊的動人故事;學著關心,幫助他人。
《卡羅納》這篇課文寫得非常感人,字里行間都散發(fā)著大家對卡羅納濃濃的愛意。為此,我圍繞“愛” 這一主線,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介紹新書,渲染愛;二是初讀課文,捕捉愛;三是研讀課文,感悟愛;四是說話拓展,延伸愛。
新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彼栽凇俺踝x課文,捕捉愛”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設計了讓學生找、讀“從哪可以看出失去了母親的卡羅納是萬分傷心的”句子,并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使學生與卡羅納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fā)出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由于這組課文的單元目的是讓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所以,我把這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了大家對卡羅納無限關愛上,并重點指導了老師安慰卡羅納的兩段話。
今天課上下來之后,范宗妙老師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教學設計上的不足:既然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身邊人對卡羅納的無限關愛上,為什么前面還要花這么多時間呢?類似段落該如何處理,或處理的不夠恰當,這是因為還沒有把文本“吃透”。這堂課我讓學生一句一句地找卡羅納傷心的句子,再一句一句的`體會朗讀,這樣雨露均沾的做法,占用了很多時間,使得后面只能蜻蜓點水,實在沒有突出教學重點,并浪費了很多學生感受“愛”的時間。
聽了范老師的提醒,我想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做這樣的改動:首先讓學生去文中找卡羅納傷心的句子,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4處描寫卡羅納傷心的句子一并出示。通過指導學生比較卡羅納幾次哭的不同,并抓住“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來重點感悟卡羅納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能讓學生一步步走進卡羅納的內(nèi)心世界,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地體會到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的無限悲痛。
這篇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大家對卡羅納的愛。在“研讀課文,感悟愛”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把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句子,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后充分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感悟愛。并重點朗讀指導了老師說的兩段話,分別從傷心和嚴肅、心疼和鼓勵等角度進行引導。
但在朗讀指導時,范老師又指出我過于在意自己的教學設計,并沒有針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學生第一遍讀和最后一遍讀,進步不大,原因就在于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自己體會和感受文中老師對卡羅納的語重心長,而是急著按自己設計的教學思路引著學生往下走。
設想是美好的,但由于個人水平問題,在課堂上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比如,“一幅插圖”學生明明讀對了,我由于緊張,把“幅”和“副”混淆了,反而帶著學生讀錯了,這實在是不應該發(fā)生的錯誤。另外,連板書設計也沒有完成。在今天的課堂學習中,我感受到了活化課堂的價值,但是就是不能在瞬間作出相應的機智反映,抓住學生閃亮的生成,而是按著自己固有的思路,“循規(guī)蹈矩”地一步步前行。此外還有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進一步揣摩和反思,所以今天的課堂學習,讓我收獲很大。
卡羅納反思9
《卡羅納》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絕時,身邊的人真誠、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卡羅那的那份傷、那份痛以及大家對他的愛,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時,我從“關愛、勇氣”這個點出發(fā),緊緊圍繞“卡羅那失去母親的傷痛和他身邊的人給予他默默的關愛”這一情感主線,通過“卡羅納萬分傷心與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情景對比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此時身邊人的關懷對痛失母親的卡羅納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此時的卡羅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而此時此刻,孩子們感受到卡羅那的傷痛越深,才會更好感受到卡羅那需要的關愛越重要。
在理解的卡羅納傷心的句子時,我讓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再抓住卡羅那的神情、動作……深入課文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內(nèi)心的悲痛。有的句子讓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膽現(xiàn)象,去體驗卡羅那的悲痛欲絕。比如:“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蔽易プ 扒Ф撊f囑咐”讓孩子們想像母親還可能對他叮嚀什么?囑咐什么?孩子們各抒己見,暢談著母親在世時的美好情景,而現(xiàn)實卻和回憶形成鮮明的對比,此時此刻,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卡羅納的可憐,伴隨悲傷的樂曲,孩子們反復品讀,真正把孩子們帶入了情境。此時我讓孩子們想象自己就是痛失母親的卡羅納,大聲表達出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讓孩子們感同身受,更深刻感受到卡羅納的痛苦。
此時卡羅納最需要的就是身邊的人對他的關愛。這部分我重點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重點強調(diào)老師對他的關愛。比如:老師對卡羅納的關愛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學生說:“老師把卡羅納拉到自己的胸前”這個動作看出了老師把卡羅納當作自己的孩子,給他安慰。學生能從“拉”這個細小的動作感受到老師的母親般的關愛。還有“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堅強喲!崩蠋熞辉僮尶_納要堅強,可見老師更多的給予他的是鼓勵,給他勇氣,讓他堅強的面對一切。我把這一句作為重點反復品讀感悟,關愛更多的是給予別人面對困難的勇氣,因為生活無論怎樣還得繼續(xù),這既是卡羅納需要認識的,也更是我們的學生們需要感悟的。所以我將這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還有學生也從同學,家長的動作中、眼神感受到了他們對卡羅納的關愛。在教學這部分時,剛開始我是有意識的讓學生從動作,語言,神情中感受愛,學生也了解了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描寫的方法。同時也讓孩子們明白了:愛就在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里。
我還在拓展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想象假設卡羅納就在我們身邊,假設有一天我們也會遭遇不幸,我們將如何面對?使學生獲得思想感情的洗禮和升華,實現(xiàn)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這節(jié)課在結(jié)尾的地方設計一個寫信的環(huán)節(jié)就有些畫蛇添足。還有在感受關愛的時候,孩子們沒有前以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為我以后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反思10
《卡羅納》節(jié)選自《愛的教育》一書,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力追求簡約,追求和諧。
整堂課圍繞“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周圍的人們又是怎樣表達對卡羅納的愛的?”這兩個問題品讀感悟。學生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的描述,品讀、批注、交流,感受師生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之情。學生那同情與憐憫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正沉浸在愛的教育中。在此基礎上,追問:“這些‘愛’卡羅納感受到了嗎?從哪兒看出來?”抓住“他什么也沒說,也沒有抬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斌w會卡羅納將堅強面對現(xiàn)實,成為生活的強者的內(nèi)心感受。
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jié)語、激情語中不斷滲透。引領學生尋找感受周圍的人對卡羅納的`愛的詞句,從動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愛、感受愛。
無獨有偶,在上這篇課文的前幾天,班上一位學生的父親因車禍去世。當大家都深刻體會周圍人對卡羅納的關心時,我說:“我想大家一定在心里默默想著,在我們的身邊,也正有這么一位不幸的朋友,你們能不能用語言對他表示一下安慰呢?”當大家紛紛地說出自己最誠摯的關心和祝福時,那位學生哭出了聲……
課后的小練筆,自然換成了“同學,我想對你說”,而且大家寫的都很好,這次是同學們最成功的小練筆了。
卡羅納反思11
《卡羅納》是節(jié)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中的文章。課文講述了一個叫卡羅納的小朋友失去母親極度痛苦,在母親去世后回到學校上課的一天中得到老師、同學、家長關愛的事。
我以提問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為切入點,一是為了吸引同學的注意力,二是通過講述同學的親身經(jīng)歷來調(diào)動起同學的一種生活體驗,感受母愛帶來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親的可憐的卡羅納,引起同學對他的同情。
課文順利地導入后,我出示一個句式:當卡羅納時,誰是怎么做的?讓同學讀課文根據(jù)這個句式說話。同學找到一處場景,我就課件出示原文。假如同學找不出來,我就通過適當?shù)倪^渡語出示,指導學習,讓生體會情感,理解卡羅納的悲傷情緒。
同時,在體現(xiàn)“愛”這一主題時,借助其中一個場景時,同學們圍在卡羅納身邊沒有說一句話——讓同學設想自身就是卡羅納的同學,把自身想對卡羅納說的話寫下來,進行寫作說話練習,讓同學把“愛”說出口。
最后通過播放音樂《愛的奉獻》進行升華。
課堂小練筆:以卡羅納的角度對老師、同學、阿姨說幾句話。下面是其中三位同學的小練筆:
敬愛的老師,謝謝你!是你把我從悲哀中拉了回來,是你告訴我母親雖然已經(jīng)去世了,但她依然關心著我,依然活在我的身邊。
親愛的同學,謝謝你們給我的關愛。我知道母親永遠都不在了,但她卻看著我,我會好好表示,我會快樂地生活下去的。
親愛的阿姨,謝謝您。您不去拉你自身兒子的手,卻示意他來拉我的手,給了我無比的溫暖,就好像是我媽媽拉著我的手。
總體說來,我在掌握課文的脈絡上是比較清晰的。一個又一個環(huán)節(jié)下來,同學能體會到兩大情感:悲傷和愛。
教學反思:
一、朗讀訓練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同學充沛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同學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哀,從而激發(fā)起了要關愛他、協(xié)助他的情感。但我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處文章場景教學后,應該多讓同學讀,反復又多形式的讀,在讀中體會感悟,然后用同學自身的話來表達感情。顯然,我講得太多,而同學說得太少。
二、評價語
整堂課的評價語比較單調(diào)模糊,雖然有幾處評得還不錯,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恩”、“好的”、“不錯”等等語言。
課堂要體現(xiàn)同學為主,教師為輔。雖然自身的感情是調(diào)動起來了,但因為沒有設計好同學的朗讀,他們的感情并沒有很好得被調(diào)動。除此之外,對同學的反饋不夠精細等等。當然也有許多缺乏的地方,但是不論得與失,都為我以后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么樣才干做得更好!
《卡羅納》教學反思6
《卡羅納》這是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周圍的人真誠的理解他,熱情的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昨天,我教學了這一課,根據(jù)課堂落實情況,進行了反思。首先在教材處理上,追求簡單,因為這篇課文內(nèi)容不難理解。課堂上讓學生們圍繞“卡羅納遭到不幸后是什么樣子”和“周圍的人們又是怎樣對待他的”這兩個問題品讀感悟。
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述,品讀、批注、交流,感受師生對卡羅納的關愛之情。學生憐憫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正沉浸在愛的教育中。
我因勢利導,適時的點撥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的心情,把內(nèi)容與感情充分地融合,這樣便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突破了難點。其次,在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試著引導學生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并引導學生設想一下:如果我是卡羅納的同學,我會為他做什么?讓學生真正的與文本進行交流,真正地走進卡羅納的內(nèi)心深處,去理解他。歌曲《愛的奉獻》叩擊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對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觀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熏陶。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之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已經(jīng)很深入了。總之,這次,我體驗到了簡簡單單教語文的快樂。
卡羅納反思12
《卡羅納》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絕時,身邊的人真誠、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卡羅那的那份傷、那份痛以及大家對他的愛,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時,我從“關愛”這個點出發(fā),緊緊圍繞“卡羅納失去母親的傷痛和他身邊的人給予他默默的'關愛”這一情感主線,通過“此時的卡羅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此時的卡羅納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_納萬分傷心與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情景對比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此時身邊人的關懷對痛失母親的卡羅納來說是多么的重要。而此時此刻,孩子們感受到卡羅那的傷痛越深,才會更好感受到卡羅納需要的關愛越重要。所以我在教學時,也注重哀傷基調(diào)的鋪設。讓學生“讀中生感,感中悟情,情中升華”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時間的把握不夠,在感受傷心這環(huán)節(jié)用時過多,所以在感受關愛的時候,孩子們沒有前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為我以后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jīng)驗.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反思13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每次教學略讀課文,我都把它當成是一次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訓練。在教學中,注重學法的滲透,以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以合作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開展教學。
教學中,我淡化“悲痛”部分,強化“關愛”部分,緊抓“面對卡羅納的悲痛,大家是怎么做的?誰最讓你感動?畫出讓你感動的句段,寫出自己的.體會。”這一統(tǒng)領性的問題,貫穿全文重點部分,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時大家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品詞析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整堂課下來,學生做到了抓住重點詞句領會人物的主要情感,受到了關愛他們幫助他人的教育。
在課的拓展環(huán)節(jié),我還適當滲透了怎樣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體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這樣一種寫法,從后面的習作訓練可以看出,部分學生收獲頗多。在深入解讀文本,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之后,讓學生寫下身邊的愛的故事,講讀寫進行有機的結(jié)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寫作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水平。
卡羅納反思14
今天很開心!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也能獨立解讀文本、設計教學的!
一直以來,總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總認為別人的設計是想過又想,討論過又討論后獲得的,那么自己肯定沒有別人設計的好。于是,從沒有獨立解讀過文本,一到備課就先找別人的設計,然后把自以為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拼接在一起,根本沒有細想過為什么教這個,為什么這樣教。
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了三句話:“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一節(jié)課突出一點,上自己認為的好課。我告訴自己要牢記并實踐這三句話。所以這次的備課,我就想著一定要做到這三點。
于是,拿到《卡羅納》后,我就開始讀了。讀了一遍,我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沒什么好教的。因為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課前的提示語已經(jīng)明白告訴了學生學這課要學會什么:一是默讀課文,看看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樣做的;二是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發(fā)。我感覺這樣兩個內(nèi)容,學生應該是一讀就能懂的。那怎么辦呢?懂了的不需要我教啊,生字詞,課文的朗讀是我們語文要教的常規(guī)內(nèi)容,除了這些,這篇課文我重點應該教什么呢?于是,我又一遍一遍地讀著課文。
讀著讀著,我發(fā)現(xiàn)老師在卡羅納來上課前一天是先叮囑我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卡羅納,這里的三個詞中間用的是一個“,”隔開的。作者為什么要這么處理呢?哦,原來這說的是對待的兩個方面,“莊重嚴肅”說的是同一意思,這是針對卡羅納母親去世這一巨大的不幸來說的,這一意思在老師接下來的兩個“不許”就已經(jīng)明白表示出來了。那么“熱情”又是針對什么來說的呢?這“熱情”在后面老師、同學、家長對待卡羅納的'種種言行中有反應嗎?肯定是有的,學生能理解這“熱情”嗎?很顯然這是一個難點,是要教的內(nèi)容,而理解了這“熱情”也就能理解老師、同學、家長對卡羅納的種種關愛了。那么“教什么”的問題解決了。
那該怎么教呢?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怎么引出課題好呢?我不喜歡那么迂回引出課題的方法,既然是要上自己認為的好課,那么我就得設計我自己喜歡的導入。我喜歡直接,再說直接揭題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到了四年級,我們肯定都會要求學生預習了,既然預習了,那么還有必要花時間去引出課題嗎?這么想著,我就決定導入直接揭題,讓學生叫叫卡羅納,然后檢查學生的預習的情況,指名分段讀課文,在讀課文過程中正音,識字。這個檢查環(huán)節(jié)我想應該是不用花太多時間的。檢查完了,我在課題上打上“*”,提醒學生這是篇略讀課文,提醒學生讀讀課前提示語,根據(jù)提示語自己去學學課文,可以在書上劃、圈、寫等。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后交流時,我出示一個句式:當卡羅納時,(誰)(怎么做)。讓學生用這個句式去說說自己的所得。這個學生應該也能很快完成的。在學生說到老師的第一句話時,我問:老師要求怎么做的?(板書:莊重嚴肅,熱情)等學生交流完后,我提出一個問題:大家做到老師說的“莊重嚴肅,熱情”了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理解,明白大家都做到了,而且這樣的關愛就體現(xiàn)在那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眼神中。最后肯定要對全課進行一個
卡羅納反思15
《卡羅納》所在的的六單元是以“愛”為主題的。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新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教學中,我首先指導學生自主讀書,邊讀邊找出文中三個描寫卡羅納失去母親后極度傷心的畫面。孩子們自讀自悟,感受卡羅那傷心,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后反復讀這些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比較幾次哭泣,重點品讀“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钡葋眢w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fā)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句子,說說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后充分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我只是在關鍵的文本上作簡單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范,而更多的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體會由學生自我去實踐、提升,真正體現(xiàn)“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主體觀。
課文結(jié)束時,我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拓展,一是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關愛著他,除了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還會有誰也在關愛著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羅納這樣遭遇不幸的人,你會怎樣做?讓學生也學會關愛。晚上,要求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從日記情況看,孩子們稚嫩的話語中字字句句流露出對不幸者的同情和憐憫,看到孩子們愿意熱心相助,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
回顧課堂,教學中,抓住了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會和理解”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為本,為生發(fā)展”的宗旨,實施了略讀課文“自讀為主,略而不簡”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積累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今后教學中改進提高。
【卡羅納反思】相關文章:
卡羅納反思03-09
【通用】卡羅納反思04-20
卡羅納課堂反思04-12
(精選)卡羅納課堂反思04-14
卡羅納課堂反思[優(yōu)選]04-14
卡羅納反思常用[15篇]03-09
卡羅納課堂反思(經(jīng)典8篇)04-14
給卡羅納的信03-06
《卡羅納》課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