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計量單位和進率練習課教案設(shè)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量單位和進率練習課教案設(shè)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計量單位和進率練習課教案設(shè)計 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26頁,運用移動小數(shù)點的辦法進行名數(shù)的改寫。及其下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2題和第6—11題:
教學目的:
進—一步掌握各種計量單位和進率,提高名數(shù)改寫的熟練程度。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長度、面積、體積和容積等計量單位
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題。
先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填空。然后,指名分別說—一說.題中6道小題的括號里應(yīng)該填什么單位名稱,使學生應(yīng)用這些計量單位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例如,當學生說到“一支鉛筆長15(厘米)”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一支鉛筆大約有多長,說明這—題填寫“厘米”這個單位名稱是正確的。
又如。當學生說到“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1.2(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比量一下1升(即l立方分米)的容積有多大;想一想,如果填其他的容積單位合適不合適。
2.做練習二十八的第2題。
先讓學生自己思考,把答案寫在書上。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梢赃m當提示。然后集體訂正。
對于第(1)小題,要先讓學生想一想.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應(yīng)當是什么樣,棱長是多少?再想一想,它的每個面是什么樣,面積是多少?
對于第(2)小題。要先讓學生想一想,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堆成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長、寬、高各要擺多少個小正方體?再想一想一共需要多少塊小正方體?然后再想把這些小正方體排成一行有多長就容易了。
二、運用移動個數(shù)點的辦法進行名數(shù)的改寫
1—復(fù)習小數(shù)點移動后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
教師:“在名數(shù)改寫時.有時為了方便.對于一些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100,1000的名數(shù).應(yīng)用移動小數(shù)點引起數(shù)的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改寫比較方便。誰來說一說.下面的小數(shù)點是怎樣移動的?”(板書如下。)
小數(shù)點向()移動()位小數(shù)點向()移動()位
0.32千米=320米=32000厘米
小數(shù)點向()移動()位小數(shù)點向()移動()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幫助總結(jié)規(guī)律。
2.做教科書第126頁下面的“做一做”
學生在練習本上做題。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6題。
先讓學生在書上填空。然后集體訂正。(注意“旬”的用法,每個月的上旬和中旬都是10天;唯有下旬的天數(shù)各月不完全相同,都是從21號開始,有的到30號,有的到31號,平年的二月到28號,閏年的二月到29號。)
2.做練習二十八的第7題。
先讓學生自己判斷、答案填在書上一然后集體訂正,要說明判斷的理由。
3.做練習二十八的第8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訂正時請一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先求出王老師從到校到離校一共有多少小時.再減去午休2小時)。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八的第:一11題:
計量單位和進率練習課教案設(shè)計 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chǎn)生,加深對計量重要性的認識;
2.通過操作、直觀,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表象,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及其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
小繩。米尺,1平方米(一面畫有100個方格)、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想請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你到一個森林公園去玩,偶然看到一棵很粗的樹,這個時候你該怎么做,才能更準確地將這棵樹的樹干有多粗講述給自己的朋友聽?”
引導學生用“量”去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正確的給予肯定。
二、教學計量的產(chǎn)生
“剛才大家已經(jīng)說了很多種辦法。不管是用繩子圍還是用手臂圍,是不是都用到了測量的方法?其實,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需要量物體的長度、量土地的面積、稱物體的重量、計算勞動的時間等等。長度、面積、重量、時間等都是量。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單位來計量.并用數(shù)表示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量的計量’中的‘常用的計量單位’。下面我們先看一下計量是怎樣產(chǎn)生的?”
講述的同時,板書課題:
1.常用的計量單位
“早在古代,人們?yōu)榱吮容^兩個或幾個物體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就已經(jīng)有了計量的需要。比如:拿兩條繩子比比誰長誰短(教師演示)。由于有時不便于比較,比如黑板或桌子的長和寬就不能直接放到一起比較,人們就選定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的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用它來量所要比較的兩個物體的長短,這樣就產(chǎn)生了計量的單位。例如,我國古代曾把中指頂端一節(jié)的長度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xiàn)在叫一柞)。”
教師先演示,再讓學生比劃比劃“一寸”、“一尺”的長短。并實際測量一下自己的課本有幾寸或課桌有幾柞。
“這樣利用一定的標準,就可以比較一些不便于直接比較的物體的長短:但是,由于使用這些自然的計量單位,量出的結(jié)果往往不一致,而引起混亂。因而逐漸產(chǎn)生了比較合理的計量制度,制定了統(tǒng)一的、精確的計量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不過.在國與國之間、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計量制度仍不相同。隨著物質(zhì)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國際貿(mào)易的增加.進一步要求建立全世界統(tǒng)一的計量制度。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我國已于1990年廢除了與國際上通用的計量單位不一致的市制單位.如長度單位丈、尺、寸,重量單位斤、兩、錢,面積單位畝等,采用了以國際上通用的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為基礎(chǔ)的法定計量單位。
三、總結(jié)歸納長度單位
1.長度單位:
“今天,我們來復(fù)習一下已經(jīng)學過的一些常用的計量單位!
“如果想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需要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學生答出“用長度單位”后板書標題:長度單位
“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引導學生從大到小地說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便于進一步復(fù)習相互間的進率關(guān)系。并板書上述長度單位。
讓學生拿出米尺,在米尺上指出1米的長度,并用伸直的雙臂來感受l米的實際長度。
再讓學生先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然后用手勢或手的一部分表示出1分米、1厘米的實際長度。
“剛才大家感受到了l米是這么長(教師演示),1分米是這么長,......(再接著演示l厘米、1毫米的長度),那么誰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l千米有多長呢?”讓學生先想一想。
然后再引導性地提問:“l(fā)千米等于多少米呢?”
學生答出“l(fā)千米等于l000米”后,指出:“既然1千米等于1000米,也就是1千米有1000個1米這么長,1米是這么長(教師演示),所以1千米是一個比較大的長度單位,我們不能直接用手勢表示。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學校操場的跑道每=圍是200米,1千米應(yīng)該是幾圈呢?”
學生答“5圈”后再指出,大家課后去操場上跑跑,看自己跑l千米需要多長時間?
2.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剛才大家說了,l千米=1000米(同時板書)。這就是說千米和米的進率是1000:那么米、分米、厘米、毫米這四個長度單位中,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
請學生打開課本第85頁,填寫“常用的長度單位表”。
同時讓一學生在投影片上填寫。
巡視學生填寫完后,出示:
常用的長度單位表
名稱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進率100010101010
“剛才大家填寫了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表。現(xiàn)在我問問你們,哪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引導學生答出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是10。
“哪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0呢?”
(米和厘米、分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是100)著重強調(diào)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即l米=100厘米(板書此等式)。
“哪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呢?”
(千米和米之聞的進率是10000)
3.練習。
“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8頁,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
同時讓一名學生在投影片上填寫。
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指導。
集體訂正。在訂正每一題的同時,讓學生說說他們填的時候是怎么想的?注意重點討論。900厘米=()米“。
四、總結(jié)歸納面積單位
1.面積單位。
剛才我們復(fù)習了長度單位,下面再來復(fù)習面積單位。”
板書標題:面積單位
“我們學過.要知道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必須用面積單位來計量。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呢?”
引導學生答出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師將準備好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邊上分別標上1米、1分米、1厘米)貼在黑板上,在紙的下端分別寫上“1()”。
教師再指著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zhí)釂枺骸斑@塊正方形紙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回答后,再問“括號內(nèi)應(yīng)該填什么面積單位?”
學生答:填平方米。
接著,教師再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指著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引導學生填出相應(yīng)的面積單位。
填寫完單位名稱后,讓學生對三塊正方形的大小進行觀察,看看它們各有多大。再指學生用手勢分別表示出l平方米、l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教師要注意察看學生比劃的情況,對表示得不正確的要及時糾正。
2.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大家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別是這么大。(教師指著三塊正方形)那么,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答出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0后。再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而不是10呢?下面我們先來看圖!
教師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畫有100個方格的一面),讓學生觀察后,引導他們說由于邊長是1米的這塊正方形紙可以劃分成100個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每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l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
“除了這些面積單位外.我們還學過哪些更大的面積單位呢?”
(公頃和平方干米:)
“這兩個單位是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那么,誰能說說1公頃是多大?1干方千米是多大?”
引導學生說出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l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如果把上面這些面積單位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應(yīng)該怎樣排列呢?”
指名一學生回答.教師把這些面積單位從大到小依次寫在黑板上:
平方平方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在這些單位中,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請同學們把結(jié)果填寫在教科書第79頁的面積單位表中!
五、鞏固練習
1.口答
出示
l平方米=()平方厘米1公頃=()平方米
1平方千米=()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頃
100平方分米=()平方米1000平方米=()公頃
2.做一做。
做教科書第79頁前半頁“做一做”第2題。先讓學生填在書上,再集體訂正,并說說計算過程。
3.做練習十八的第2題。
先讓學生填在書上,再集體訂正。
4.做練習十八的第1題的第1欄:目測教室的長和寬。
六、作業(yè)
練習十八的第3題。
計量單位和進率練習課教案設(shè)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熟練掌握長度、面積、體積(容積)、質(zhì)量、時間等常用計量單位,準確記憶相鄰單位間的進率,能正確進行單位換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梳理、分層練習,提升單位換算的熟練度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計量單位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培養(yǎng)嚴謹?shù)臄?shù)學思維與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記常用計量單位的進率,正確進行單位換算。
難點:不同類型計量單位(如面積與體積)的區(qū)分,復(fù)雜情境下的單位換算應(yīng)用。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生活場景圖、單位換算習題)、常用計量單位卡片(如“米”“平方厘米”“千克”)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瑔拘雅f知(5分鐘)
展示生活場景圖:超市購物(商品重量“500克”)、公路路牌(距離“10千米”)、教室黑板(面積“4平方米”)、礦泉水瓶(容積“550毫升”)。
提問引導:“這些場景中用到了哪些計量單位?不同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今天我們通過練習鞏固這些知識!
(二)小組合作,梳理進率(10分鐘)
分組任務(wù):將學生分成4組,分別梳理“長度與面積”“體積與容積”“質(zhì)量”“時間”的計量單位及進率,用思維導圖或表格記錄。
成果展示: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教師補充糾正,如強調(diào)“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面積進率是長度進率的平方)、“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體積進率是長度進率的立方)。
總結(jié)記憶方法:結(jié)合口訣輔助記憶,如時間單位“1時=60分,1分=60秒”,質(zhì)量單位“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ㄈ┓謱泳毩,鞏固提升(20分鐘)
基礎(chǔ)題(全員必做):簡單單位換算,如“3米=( )分米”“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噸=( )千克”,檢驗學生對進率的'基本掌握。
提高題(小組討論):復(fù)雜換算與比較,如“3.5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4時15分=( )分”,比較“5噸60千克”與“5.6噸”的大小。
應(yīng)用題(拓展延伸):結(jié)合生活實際,如“一個長方體水箱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它的容積是多少升?(1立方分米=1升)”,培養(yǎng)應(yīng)用能力。
(四)課堂總結(jié),查漏補缺(5分鐘)
學生自評:分享本節(jié)課掌握的知識點與仍有疑問的地方。
教師總結(jié):回顧常用計量單位及進率,強調(diào)單位換算的關(guān)鍵——“看清單位類型,找準進率,大單位換小單位乘進率,小單位換大單位除以進率”。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教材對應(yīng)練習,錯題標注錯誤原因。
觀察生活,記錄3個用到不同計量單位的場景,并嘗試進行單位換算(如“家里冰箱容積200升,合多少立方分米”)。
【計量單位和進率練習課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案設(shè)計03-06
練習課 人教版新課標教案設(shè)計02-26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案范文05-06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案范文03-21
《練習四》三課時教案設(shè)計05-21
物理課汽化和液化教案設(shè)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