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综合五月 , 俄罗斯特级高清毛片免费 , 激情福利,久久久日本,欧美一三区,欧美黄色大片久久

教學設計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5-04-02 10:26:36 詩琳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角》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角的特征。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景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根據(jù)角的特征辨認角。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塊、白紙一張。

  教師準備:直尺、各種形狀的繼母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長條12根;圖釘若干。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課件展示實物(紅領巾、鐘面、吸管、方向牌)。

 。2)找一找以上實物中的角分別在哪兒,引導學生把角比劃出來。(隨著學生的發(fā)言,課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方式一: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

  方式二:現(xiàn)場收集生活中的角。

 、倮蠋熃淮占膱龅胤秶ń淌遥┖徒涣鞯臅r間(2分鐘)。

 、趯W生收集、交流信息。

  ③反饋。(引導學生邊說邊比劃出角。)

  2.揭示課題。

  師:通過發(fā)現(xiàn),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咱們就一塊兒去認識角。

  板書:認識角

  二、實踐感知,建立表象

  1.畫一畫,剪一剪。

  老師給每個小組提供各種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積木)。

  (1)老師交待操作的'要求:學生在以上材料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在紙上畫出角,再把它剪下來。

 。2)學生自行選擇工具,實施活動。

  (3)集體交流:把剪下圖形中的一個角比劃出來。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點。

  (1)摸一摸剛剛比劃的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匯報可能出現(xiàn)以下情況:

 、偌饧獾。

  A.示范摸到角的哪個地方是尖尖的,引導全班學生再次感知。

  B.取名稱。

  師:其實這個尖尖的是一個點。(板書)知道了這個點叫什么嗎?想給它叫什么?(把學生取的名稱寫下來。)

  C.得出名稱。(板書:頂點)

 、谄狡降、直直的。

  A.引導全班再次感知。

  B.抓住學生發(fā)言,得出名稱。(板書:邊)

  ③、④……

  3.小結:像這樣的圖形我們說它是一個角。

  4.閉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樣子,可以用喜歡的方式比劃比劃。

  三、活動操作、鞏固應用

  1.活動(一):找一找。

 。1)明確活動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學具袋中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

 。2)反饋摸出的圖形有:

  (3)分組交流:①每個圖形的角在哪兒?②每個圖形有幾個角?

 。4)用手勢反饋。學生可能對第三個圖形有異議。老師抓住契機以辯論的形式得出正確的結果。

  2.做一做。

 。1)交待活動要求:在組內(nèi)選擇有用的材料(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卡紙、長條、圖釘)制作一個你喜歡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兩邊。

  (2)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開始活動。

 。3)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4)學生質(zhì)疑、評價、提問。

  如:能告訴我這個制做的角在哪兒嗎?

  四、延伸

  1.小結:今天咱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關于它你了解了多少?(鼓勵看書)

  2.延伸:關于角,你還想知道什么?

  師: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查查有關資料,了解有關角的知識,咱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交流。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2

  教學內(nèi)容

  P84-85例1及想想做做1~5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角、知道角、初步認識角

  2.動手畫角、做角,加深對角的認識,并能比較角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的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點: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正方形紙片、三角尺、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春天來了,天氣暖了,大雁從南方飛回來了,它們一會兒排成“一”字形,一會兒又排成“人”字形。大家看,這時大雁飛行所形成的圖案是什么圖形?

  生:角

  導入:對,是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二、新授

 。ㄒ唬└兄

  1.出示插圖:剪刀、鐘表、紅領巾

  告訴學生:剪刀上有角。學生模仿說除鐘表、紅領巾上的.角

  2.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

 。1)請各小組同學拿出用紙做的角,摸摸這里,有什么感覺?(刺人、很尖)對了,也就是說,尖尖的,這里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作頂點。

  (2)再摸摸這里,又有什么感覺?(很光滑,很平)對,也就是直直的,我們也給它們?nèi)名字,叫邊。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興趣和數(shù)學活動常規(guī)。

  2、初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說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一,圖形若干。

  活動分析:觀察、對比是孩子們探究的過程,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顒又羞\用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通過多種游戲形式,采用啟發(fā)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從而突破難點部分。活動的結束之際,組織幼兒進一步從生活環(huán)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體,作為活動的延伸環(huán)節(jié),自然結束。

  活動過程:

  一、導入。采用觀察法,通過課件中圖形寶寶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開。

  1、采用游戲法引導幼兒在眾圖形中尋找三角形。

  2、引導幼兒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共同特征,發(fā)現(xiàn)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3、動手操作。a.幼兒從圖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別數(shù)出邊、角的數(shù)量,進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b.觀察并說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戲“猜猜我是誰”。組織幼兒根據(jù)圖形漸漸露出部分猜測出圖形,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特征的認識。

  5、游戲“捉迷藏”幼兒從簡單的畫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導幼兒觀察并找出活動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請幼兒到生活環(huán)境中進一步尋找三角形的蹤跡。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生進一步熟練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畫線段。

  2、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會畫角和直角。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會畫角和直角。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圖,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角與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稱

 。1)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請你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學生小組交流。

 。3)匯報發(fā)現(xiàn)的角。

  2、直角

 。1)在角當中有一種角叫直角,你們是怎么判斷的呢?

  學生匯報并演示判斷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稱你還記得嗎?

  學生回憶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板書。

  (3)請你畫一個角。

  學生用三角板畫直角。

 。4)出示第6題梯形圖。

  這個圖中有幾個角?其中有幾個是直角?

  你能在圖里面畫一條線段使這個圖增加3個直角嗎?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

  獨立探究,在書上嘗試畫線段并上臺演示自己的畫法。

 。5)組織全班交流訂正。

  [設計意圖]: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對角的認識。

  二、綜合練習

  1、組織完成106頁第7、8題。

  教師巡視,對畫法不規(guī)范的學生及時個別指導。

  2、小組合作完成第9題。

  3、隨堂練習。

  三、課堂總結。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稱和形狀特征,認識三角形的多樣性;

  2、能不受其他圖形干擾找出三角形 ;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教具:

  1、各種不同的三角形;數(shù)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學具:

  1、3條長度不同的紙條(幼兒每人一套);

  2、各種圖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若干;

  3、圖形拼圖;

  4、膠墊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

  1、請幼兒拿3條不同長度的紙條拼擺圖形。幼兒探索活動,教師指導。

  2、幼兒展示自己的圖形,教師集體說說,擺了什么樣的.圖形,用了幾條紙條,有幾個角;

  二、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1、"小朋友真棒!現(xiàn)在我們請出今天的圖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導幼兒數(shù)數(shù)三角形的角與邊各有多少?(教師根據(jù)幼兒數(shù)出的角、邊,在三角形上標上數(shù)字)

  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讓幼兒分辨它們是否三角形?

  2、出示各種圖形,讓幼兒把三角形歸類放到一邊。(二次操作,鞏固對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3、操作:幼兒人手一圖形拼畫,請幼兒找出畫中的三角形,涂色。

  4、向爸爸媽媽展示自己的畫。

  三、活動結束。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設計圖案活動,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2、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理解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小朋友,我們認識了幾種平面圖形,這些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不僅單個好看,有特點,它們相同類型組合在一起或不同類型組合在一起更好看,可以創(chuàng)造出許多有趣的美麗的圖案,你們愿意欣賞嗎?(出示課件)

  二、探究新知:

  欣賞作品,小組討論每幅作品都用了什么圖形。

  1、風車:圖中有哪幾種圖形,顏色搭配怎樣。

  2、板手:圖中的圖形是怎樣組合的,顏色好不好。

  3、萬花筒:欣賞圖形組合,顏色搭配,變化無窮。

  4、青蛙:圖形組合,形狀變化。

  數(shù)萬花筒: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利用圖形來編織美麗的圖案,裝飾家庭,衣服。

  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家的.裝修圖案,衣服圖案。

  三、練一練:

  1、想一想,涂一涂,涂出一幅美麗的圖案來,選用鮮艷或自己喜歡的顏色,涂完展示一下。

  ①、選三角形涂

 、、選六邊形涂

  ③、選梯形涂,認識梯形。

  ④、選棱形涂,認識棱形。

  2、擺一擺:(思考題)小組合作。

 、、用3根小棒可以擺一個△,擺兩個△,最少用幾根小棒?擺3個呢?

 、凇⒂10根小棒能擺出幾個□?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

  2、引導幼兒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二、活動準備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關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兒操作卡

  三、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點心時間到了,小動物們都圍在桌子旁邊吃著點心。

  請你們看看點心的形狀都是不同的,你認識這些形狀嗎?

  2、交流探索: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認知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點心形狀是一樣的,你知道這是什么形狀的嗎?

  3、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師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學具,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們,請仔細觀察,說一說三角形是什么樣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操作卡片上內(nèi)容。引導幼兒區(qū)分物品的`形狀,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結總結: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封閉圖形是三角形,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紅旗、衣架、屋頂?shù)取?/p>

  四、活動建議

  引導幼兒自助操作練習卡,學習探索,找出拼合圖形之中的三角形。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從活動室、家里或者其他場所尋找三角形物品。

  (2)在區(qū)角中,引導幼兒用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積木或卡片拼搭圖形。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認識正方形與三角形。

  活動準備:

  1、 兒歌《快樂小魚》;

  2、 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魚圖形;

  3、 待涂色圖形;

  4、 蠟筆;手帕;音樂磁帶。

  5、 場地上劃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區(qū)域。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拼小魚圖形,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變出了什么?它們是用什么形狀拼出來的?

  二、 出示正方形手帕,引導幼兒將其變成三角形。

  幼兒人手一塊手帕,操作一下。

  三、 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三角形,說說它是什么樣的。

  四、 游戲《快樂小魚》。

  1、 幼兒念兒歌,做動作。

  2、 老師念:“游到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池塘里”,幼兒游向相應的區(qū)域,并做小魚的動作。

  3、 一名幼兒當小老師,來發(fā)出指令,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游戲。

  五、 欣賞掛圖,你覺得好看嗎?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涂色的是什么形狀。老師與一名幼兒來給它打扮一下。

  幼兒分組操作,給小圖中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配樂)。

  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給老師或其他幼兒看,并說說自己給哪些圖形涂了什么顏色。

  附:兒歌《快樂小魚》

  小魚小魚游呀游,游到小小池塘里。

  捉小蟲,吐泡泡,真呀真快樂。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能辨認、判斷角和直角。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斷、動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畫角。

  難點:引導學生從實物逐步抽象出幾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談話:小朋友還記得我們一年級學過哪些圖形嗎?

  教師出示一本書,問:誰知道這本書的這部分(師沿著一個頂點向兩邊摸,手勢指出兩條邊所夾著的部分)叫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一種幾何圖形。 (板書課題:角)

  老師挑選了幾件物體,你能說說看,這些物體的角分別在哪里?(課件出示:書、剪刀和鐘面:讓學生逐一指出書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現(xiàn)在你能說說在我們的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豐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認識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數(shù)學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把剛才電腦投影的實物體逐漸去掉顏色及其他非本質(zhì)的東西,只顯露出角,明確指出這就是角)。

  2、角的特點。

  (課件出示)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ㄒ早娒嫘纬傻慕菫槔┮粋角是由什么組成的?(一個點和2條線)

  對,這個點我們把它叫作角的頂點(扇動3次:出現(xiàn)頂點)由頂點引出的2條直線叫作角的邊。(扇動3次:出現(xiàn)邊)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10

  活動目標:

  1、感知并說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能按圖形的基本特征進行簡單的分類。

  3、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2、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家;

  3、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娃娃掛飾若干;

  4、粘貼不同類型三角形的展示板一塊;泡沫板四塊。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做拼圖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玩拼圖游戲。老師準備了許多圖形?伎夹∨笥,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愛動腦筋,能用這些圖形拼出好看的圖案。好,我們開始吧!

  (二)展示幼兒拼圖作品,并請幼兒說出自己拼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圖形。

  這是誰的作品呀!好,請你來講一講,你都用了哪些圖形?

 。ㄈ┏鍪緢A形、正方形、三角形,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知并說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介紹一個新朋友,請你觀察一下,它長的什么樣?

 。2)出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三角形粘貼在展示板上)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即:都有3條邊、3個角。

 。3)小結:有3條邊、3個角的都叫三角形。三角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很多。

 。ㄋ模┞牽诹钣螒颍

  請小朋友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娃娃掛在胸前,聽老師口令做動作。

 。ㄎ澹┯螒颉端蛨D形娃娃回家》

  小朋友們,你們看在地上的圖形娃娃該回家休息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小心,千萬別把圖形娃娃送錯了家。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力。

  3、在創(chuàng)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

  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準備

  三角尺、活動角、學具盒:小棒、活動角、圓形的手工紙、吸管、剪刀、釘子板

  學具準備

  三角尺、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出示五角星,引出角。(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認識角

  1、畫角,反映最初心中的角

  (1)同學畫角

  (2)老師畫角

  2、摸角,體會數(shù)學世界的角

  (1)摸三角尺上的一個角,感受角的特點。

  (2)尋找小朋友畫的角、老師畫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的共同點。

  (3)揭示:頂點、邊的名稱。知道“角有( )個頂點,( )條邊!

  (4)練習:想想做做1

  3、找角,發(fā)現(xiàn)身邊的角

  (1)尋找生活中的角。

  (2)尋找平面圖形中的角。

  (3)想想做做2。

  (4)想想做做3。

  4、做角,用身邊材料創(chuàng)造角

  (1)小組活動

  (2)小組匯報。

  三、比較角的大小

  1、出示四個鐘面。四個鐘面上,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

  2、比較2、4的兩個鐘面上角的大小。

  3、匯報方法。

  4、小結比較方法。

  5、練習:想想做做第5題。

  四、感受角的作用。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直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角的符號,比較角的大小。

  3、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

  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認識角(用白板上的聚光燈)

  二、感知角

  1、看一看 (出示白板課件)找出剪刀、三角板、鬧鐘上的角。

  2、找一找 身邊哪些物體上還藏有角?

  3、指一指 (白板上的資源庫學校大樓圖)學校大樓上的角在哪里?

  三、介紹角各部分的名稱,了解角的特征 (出示白板課件)

  數(shù)學家也給角的各部分起了名字,這個尖尖的點就叫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四、畫角,標記角

  1、學生試畫角

  2、(白板課件)演示角的畫法

  3、教師示范角的畫法(白板上的直尺和筆盒)

  4、標記角(白板筆)

  五、比較角的大小

  1、(出示白板課件)比一比三個鐘面上角的大小

  2、教師演示(白板上的學科工具平面圖形),得出結論: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3、(白板課件演示)藍角和紅角比大小,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六、鞏固練習:(出示白板課件)

  1、判斷(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

  2、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平面圖形內(nèi)各有幾個角?)

  3、說一說:(假如你是一個可愛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嗎?)

  4、小小歌謠:《小小角》 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七、布置課后作業(yè),結束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特別認真,老師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五角星(用白板上的插入功能出示五角星) 請大家課后討論研究五角星上藏有幾個角。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角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8-19

數(shù)學角的認識教學設計09-14

《認識角》優(yōu)秀教學設計07-07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9-1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9-30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模板09-13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205-2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8-2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10-30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模板11-07